中国哲学遵循阴阳原则,即,一切事物都是不可分割的,都是矛盾的对立面。"阴阳"对立的具体表现有男女、黑暗和老幼,这些对立面相互吸引, 相辅相成。"阴阳原则" 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甚至更早。
"阴阳"是中国哲学、医学和文化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正如 "阴阳"黑白圆圈符号所示,每一边的核心都有另一边的元素(由小点表示)。一个极点不会优于另一个极点,因为一个极点部分的增加会导致另一个极点部分相应的减少,因此必须在两个极点之间达到正确的平衡,才能实现和谐。
阴阳的起源
公元前 3 世纪,中国的阴阳学派开始研究哲学和宇宙学,阴阳的概念和力量互补的思想开始流行起来。该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宇宙学家邹衍(或称邹子),他认为生命经历了火、水、金、木、土五个阶段("五行"),这五个阶段根据阴阳原理不断变化。
阴的例子有哪些?
阴代表:
- 女性/女性力量/女性能量
- 黑色
- 暗
- 北方
- 水 (改造)
- 被动
- 月亮(虚弱和月亮女神常羲)
- 地
- 寒冷
- 年长
- 偶数
- 山谷
- 贫穷
- 柔软
- 赋予万物精神
阴在冬至时达到其影响的顶峰。阴也可以通过老虎、橙色和《易经》卦象中的虚线来表示。
阳的例子有哪些?
阳代表:
- 男性/男性力量/男性能量
- 白色
- 光明
- 南方
- 火(创造力)
- 活跃
- 太阳(力量与太阳神羲和)
- 天
- 温暖
- 年轻
- 奇数
- 高山
- 富有
- 坚硬
- 赋予万物形态
阳气在夏至时达到鼎盛。阳也可以用龙、蓝色和《易经》卦象中的实线来表示。
中国神话和宗教中的阴阳
在中国神话中,阴阳是宇宙初开时从混沌中诞生的,人们认为它们和谐地存在于地球的中心。在创世过程中,它们在宇宙蛋中达到了平衡,从而诞生了人类始祖盘古。此外,第一代神伏羲、女娲和神农也是从阴阳中诞生的。在中国宗教中,道家崇尚阴,儒家崇尚阳,这与他们各自哲学的首要重点是一致的 (符合各自哲学的核心思想)。道家强调遁世,而儒家则相信参与世事的重要性。
正如《易经》所述,阴阳两极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是宇宙和生命整体持续变化的原因。当阴阳失衡时,会发生水灾、旱灾和瘟疫等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