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斯科(也拼作Cusco或Qosqo)曾是印加帝国的宗教与行政中心。该帝国于公元1400年左右至1534年间在古代秘鲁地区盛极一时。 印加人控制了从基多到圣地亚哥的疆域,使他们成为了美洲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库斯科在其鼎盛时期人口多达15万,整体布局呈美洲狮形状,城内遍布精美的建筑与宫殿。其中最奢华的当属神圣的、覆盖黄金并镶嵌祖母绿宝石的科里坎查建筑群,其中还包括一座供奉印加太阳神因蒂的神庙。库斯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地。
神话中的库斯科
相关神话告诉我们:伟大的神——维拉科查诏令太阳神因蒂创造了印加族群。因此,最初的八位印加人出生于蒂亚瓦纳科,或者,按照另一种说法,他们从神圣的帕卡里坦博洞穴中走出来,然后迁徙到库斯科山谷。在曼科·卡帕克 (Manco Capac,或 Manko Qhapaq) 和玛玛·奥克洛 (Mama Ocllo) 的带领下,这群人实现了早先的预言,他们应该定居在金杖能够轻易插入地面的地方。然而,在印加人得以繁荣昌盛之前,他们首先必须击败当地的对手 Chanca 人,这一壮举是在石俑(pururaucas )的帮助下实现的。这一事件确实有现实依据,因为印加人确实在公元 1438 年击败了 Chanca 人,印加首都由此建立。库斯科 (Cuzco) 这个名字可能源于 qosqo(意为“干涸的湖床”)或 cozco(该市的一座特殊的石碑)。
地理位置、城市规划与建筑
该遗址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古老的冰川湖床上,地处通往周边各个地区的自然路线的中心点。盆地海拔3450米,周围山峰环绕。山谷中可以种植农作物,山丘则是良好的牧场。库斯科也是三条河流——瓦塔奈河、图鲁马约河、春楚尔河的交汇处,这使得它在印加人心目中具有特别重要和吉祥的意义。印加人以其特有的方式适应自然,但从不滥用资源,他们开凿运河并改道河流,以为建造大型城市预留足够的空间。
事实上,最早的定居人口居住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500 年或更早,而主要的前印加定居点是 Chanapata,这一时期的装饰陶器留存了下来,但没有大型建筑、艺术品或金属的痕迹。同样,库斯科遗址本身也没有蒂亚瓦纳科时期的遗迹。库斯科实际上从公元 1200 年左右开始成形,但直到公元 14 世纪印加·罗卡(Inca Roca)统治时期才呈现出都城的宏伟轮廓。从那时起,每一位印加统治者都修建了自己的宫殿,一个四周有城墙保护的住宅区。此外,从公元 1400 年开始,印加人开始雄心勃勃地征讨邻近部落,最终建立了一个以库斯科为行政和宗教首都的庞大的帝国。
公元 15 世纪中叶,在帕查库蒂•印加•尤潘基(人称“扭转乾坤者”)统治期间,这座城市经历了一段伟大的重建和扩张时期。北部的沼泽地区被排干,城市的中心搬到了那里。同时,还修建了大型礼仪广场,建造了保护城市北部的萨克塞华曼(或萨克萨瓦曼)堡垒,并重建了神圣的科里坎查建筑群,以便更恰当地反映印加帝国的财富和权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建筑工程陆续竣工,使库斯科的面积扩大到约 40 公顷,但这些工程似乎并没有经过精心规划,导致城市区域形状并不规则。
整个都城围绕着通往帝国的四个地区的四条主要公路修建。这座城市的布局也像一只美洲狮(尽管有些学者对此有异议,认为这仅是一种比喻),帝国大都市普马丘潘构成了美洲狮的尾巴,主广场代表了美洲狮的身体,而萨克塞华曼神庙群则构成了美洲狮的头部。整个城市也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分别称为 hanan 和 hurin;前者位于北部,海拔较高,也比位于南部的较低部分更为尊贵。五大贵族盘踞统领五大区域(东南西北中)。城市中心以双广场为主,分别是 Haucaypata(“安息台”)和 Cusipata(“幸运台”),广场上铺满了进口的沙子,用于举办宗教和国家仪式。印加国王将主持这些仪式,他坐在高台 (usnu )上的石雕宝座上,宝座上还有一根柱子,用于观测天体。这里还有一个巨大的石盆,上面覆盖着金子,里面有奇恰酒。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是 Sunturwasi,这是一座尖顶建筑,也是库斯科最高的建筑。
这座城市包含坎查斯(kanchas,一组围绕庭院排列的小型建筑群,全部位于高墙圈内)、大型广场、公园、神圣的农田、神殿、喷泉和运河,但街道狭窄,没有轮式车辆,因为这座城市主要是牧师、贵族和行政人员的工作场所,而农业区和工匠区则分散在库斯科城墙以外,那里还有数百座拥有巨大储存容量的称为qollqa 的仓库。在西班牙征服时,这座城市的人口约为 4万,周边地区还有 20万人。
库斯科也是印加统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加人鼓励臣民将其视为圣地并进行崇拜。这项政策不仅包括以黄金和艺术品等有实际价值的物品进贡,还包括以人(被扣为人质的统治者和/或其家人、被强制迁移的艺术家和熟练的工匠)进贡,以及提供祭祀受害者。此外,从库斯科向外辐射出 41 条神圣视线 (ceques) 和铺设良好的道路,它们既分隔了空间又区分了时间,提醒人们库斯科是世界的中心。最后,库斯科的小型模型已在帝国各地被发现,这必定曾经有效地传播了首都规模庞大、财富丰厚的消息。
科里坎查
库斯科最辉煌的建筑是 Coricancha (Qorikancha),其寺庙 (wasi) 是为了纪念 Inti、月亮女神 Mama Kilya (Quilla)、造物神 Viracocha、维纳斯或 Chaska-Qoylor、雷神 Illapa 以及最后一座为彩虹神 Cuichu 而建的。每座瓦西 (wasi) 都供奉着特定神的雕像以及与之相关的珍贵艺术品和宗教物品。科里坎查,又称金色围场,是印加所有遗址中最神圣的地方,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
该建筑群采用了印加人闻名遐迩的精湛砌筑技术,其巨大的墙壁由大块石块砌成,石块经过精细切割,无需砂浆即可拼合在一起。内部建筑均为单层建筑,屋顶为茅草屋顶,门面则贴金,各寺庙内外也贴金,据说围墙内侧还镶嵌有绿宝石。因蒂神庙,也被称为太阳神庙,内衬有 700 块重 2 公斤的金片,象征着太阳的汗水,而玛玛基里亚神庙同样内衬有银片,象征着月亮的泪水。
太阳神庙内,除了供奉神明的黄金器物外,还有一尊镶嵌着珠宝的因蒂金像。这尊雕像将因蒂描绘成一个端坐的小男孩,名叫 Punchao(白天或正午的太阳)。太阳神因蒂的另一个重要表现物是一个巨大的面具,它被悬挂在寺庙内一个特别专用的房间的墙上,头部射出锯齿状的射线。 寺庙的花园更是壮观,正如土地,有时甚至是整个地区都献给了神一样,这座花园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太阳神而建造的。一大片玉米地,还有真人大小的牧羊人、驼羊、美洲虎、豚鼠、猴子、鸟类,甚至蝴蝶和昆虫的模型,都是用贵金属制作的。如果这还不足以让因蒂满意的话,这里还有大量金银罐子,上面都镶嵌着宝石。但是,这些珍奇异宝目前仅存几根金色的玉米杆,尽管沉默不语,却是科里坎查(Coricancha)失落的宝藏的缩影,让人唏嘘!令人敬仰!
科里坎查还设有一个专门的享堂,用于安放前印加皇帝及其妻子的木乃伊,称为“mallquis”。这些木乃伊在特殊的仪式上,比如庆祝冬至或夏至的仪式上,会被从享堂中请出来。这里还有供祭司和女祭司居住的地方,其它一些房间被用作收藏艺术品和宗教宝物,其间塞满了从被征服的部落那里得来的文物。这样做很可能是为了确保被征服者对印加统治的服从,就像被征服的统治者有时在一年中的一段时间里被扣为人质一样。另外,该遗址的另一个有趣的设计是地下通道,圣水通过该通道流向建筑群外的周围广场。
科里坎查的其他重要功能包括进行天文观测,尤其是银河系 (Mayu)。祭祀用的牺牲品 (capacochas) 也在区域庭院中准备好,以迎接他们的伟大时刻,然后沿着 ceque 线游行,在各个省份进行献祭,以纪念印蒂和他的化身印加皇帝。
萨克塞华曼
萨克塞华曼堡垒由帕查库蒂督建,最初可能是用泥土和黏土修筑,后来被壮观的石造建筑所取代。这些石造建筑采用了大量精心切割的巨大石块,许多石块重量超过100吨。该建筑由四位建筑师(瓦尔帕·里马奇、马里坎奇、阿卡瓦纳和卡拉·昆奇)设计,动用2万名役工建造而成。其结构包含三层呈之字形排列的梯田式平台,每面墙壁多达40个分段,这使得防御者能够对攻击者形成交叉火力。 每个露台上只有一个小门道,通向后面山坡上的内部建筑和塔楼。据说这座堡垒能容纳1000名战士。随着帝国的崩溃,大部分石块被重新用于其他地方;废墟被泥土覆盖,以防止叛军使用。
毁灭
印加人将他们的领土扩张到了这样的程度:仅仅4万印加人就控制了一个拥有1000万臣民的帝国。印加帝国的建立和维持依靠的是武力,这使得统治者不受臣民的欢迎(尤其是在北部地区),弗朗西斯科·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领导的西班牙征服者在16世纪中叶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些因素。印加帝国还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叛乱,包括在厄瓜多尔的战争,印加的第二个首都就是在基多建立。更严重的是,印加人受到了欧洲疾病的袭击,例如天花,这种疾病从中美洲传播到的速度甚至比欧洲入侵者本身的到来还要快。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场疫情导致 65-90% 的人口死亡。公元 1528 年,印加国王瓦伊纳·卡帕克(Wayna Qhapaq)因染这种疾病而薨,他的两个儿子瓦斯卡(Waskar)和阿塔瓦尔帕(Atahualpa)为争夺帝国控制权而展开了一场破坏性极强的内战,而此时欧洲寻宝者也刚刚抵达。正是这些因素的叠加——叛乱、疾病和入侵,最终导致了库斯科和强大的印加帝国的迅速覆灭。
库斯科遭到洗劫,其主要建筑要么被烧毁,要么被拆成碎片,重新用于新建筑项目。不幸的是,印加库斯科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存在于第一批到达的欧洲人的目击记录中,他们惊叹于库斯科的建筑和财富以及印加城墙的奇特延伸,尤其是多米尼加修道院精心切割的支撑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