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切(Moche)文明(也称为莫奇卡文明)于公元1年至800年间,在古秘鲁北部海岸及山谷地区,尤其是奇卡马山谷和特鲁希略山谷一带繁荣发展。莫切王国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张,最终覆盖了从南部的瓦尔梅山谷到北部的皮乌拉山谷的区域,其影响力甚至远及钦查群岛。就语言来讲,莫切领土分为两种虽相互独立但又彼此关联的语言区域:穆奇克语(在兰巴耶克山谷以北使用)和金甘语。这两个地区在艺术和建筑风格上也略有不同,因此,莫切国或许更宜被称为一个松散的邦联,而非一个单一的、统一的实体。
莫切人与沿海更南部地区的纳斯卡(Nazca)文明(公元前200年 - 公元600年)处于同一时期。不过,得益于他们征服了周边地区,方可积累财富和权力,从而使自身发展成为安第斯早期最为独特且重要的文化之一。莫切人还通过艺术展现自我,其艺术审美水平极高,他们创作的自然逼真且充满活力的壁画、陶器以及金属制品,在美洲备受推崇。
莫切
首都简称为莫切,以创立它的文明命名,位于塞罗布兰科(Cerro Blanco )山脚下,曾占地 300 公顷。除了城市住宅、广场、仓库和车间建筑外,它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念碑,包括两座巨大的土坯砖金字塔状土丘。这些纪念性建筑在其原始状态下展现了莫切建筑的典型特征:多层、通行坡道和倾斜的屋顶。
较大的“金字塔”是太阳神殿(Huaca del Sol)金字塔,共有四层,如今高 40 米。它最初高 50 多米,占地面积 340 x 160 平方米,用了 1.4 亿多块砖头建造而成,每块砖头上都刻有制造者的标记。北侧的斜坡通向山顶,山顶是一个十字形平台。较小的建筑被称为月亮神殿(Huaca de la Luna),距离山顶 500 米,用大约 5000 万块土坯砖建成。它有三层,装饰有展示莫切神话和仪式的雕带。整个建筑曾经被高高的土坯砖墙围护。两座金字塔均建于公元 450 年左右,最初以鲜艳的红色、白色、黄色和黑色为主色调,用作举行仪式和典礼的宏伟场所。后来,西班牙征服者强行改变了莫切河的河道,以便摧毁太阳神殿并掠夺其中的坟墓,这表明金字塔也被莫切人世世代代用作重要人物的陵墓。
在两个金字塔土丘之间发掘出的建筑包括许多大型住宅和带围墙的庭院。遗址周围的田地呈规则的网格状,由小块矩形地块组成,其间,间或设有一个小型土坯观景台,这表明存在某种由精英阶层库拉卡 (Kuraka) 代表国家实施的监督和管控。莫切的农业受益于大规模的的运河、水库和渡槽系统,因此这片土地可以养活大约 25,000 人。
其他莫切遗址包括位于帕卡特纳穆(Pacatnamú)的朝圣中心,该中心位于杰克特佩克河(Jequetepeque)上方的山顶,实际上从中期早期(约公元前 200 年)就开始使用。还有行政中心位于潘纳马尔卡(Panamarca),那里有一座大型的土坯砖堆,有一条之字形斜坡通往这座建筑的顶部,还有就是位于维鲁河谷的万卡科(Huancaco)和圣塔河谷的印加人的潘帕斯草原(Pampa de Los Incas)。
莫切宗教
莫切人的宗教和艺术最初受到更早的查文(Chavin)文化(约公元前 9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的影响,在后期又受到了奇穆(Chimú)文化的影响。关于莫切人的众神体系,我们所知甚少,但确实知道崇敬创世神或天神(Al Paec)阿尔·帕埃克(或其子)以及月亮女神西(Si)。阿尔·帕埃克在莫切艺术中的典型形象是口露凶猛的獠牙、头戴美洲虎头饰、耳穿蛇形耳环的模样,人们认为他居住在高山之中。为了安抚他,人们献祭活人,尤其是战俘,但也献上莫切市民,并将他们的鲜血放在仪式用的酒杯中供奉。西被认为是最高神,因为这位女神掌管着季节和风暴,而这些对农业和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此外,月亮被认为比太阳更强大,因为无论在晚上还是白天都可以看到月亮。同样有趣的是,壁画和诸如被称为“La Senora de Cao”的女祭司的完整坟墓之类的发现表明,女性在莫切宗教和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莫切艺术中经常出现的另一位神祇是半人半美洲虎的斩首者神,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他通常被描绘成一手拿着寒光凛凛的祭祀刀(tumi),另一手拿着祭祀受害者的头颅。 这位神也可能被描绘成一只巨大的蜘蛛,随时准备吸食受害者的鲜血。考古发现证明,此类场景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例如在月亮神殿山脚下发现的 40 具 30 岁以下男子的骸骨证明他们被肢解并被从金字塔顶扔下。这些骨架的骨头上有切割痕迹,肢体被从关节中扯出,断掉的头骨上缺少颌骨。有趣的是,这些尸体躺在厄尔尼诺暴雨造成的松软土地上,表明这些祭祀可能是为了减轻这种环境灾难而献给莫切诸神的。人们还发现了含有人类血液痕迹的仪式高脚杯,坟墓中也发现了穿着服装、佩戴珠宝的人,他们与莫切壁画中描绘的宗教人物几乎一模一样。
莫切艺术
西潘(Sipán,约公元 300 年)、圣何塞德莫罗(San José de Moro,约公元 550 年)和瓦卡考维耶霍(Huaca Cao Viejo)的墓葬中出土了许多莫切艺术的精美典范,这些墓葬是安第斯文化中保存最完好的墓葬遗址之一。莫切人是天才的陶艺家和高超的金属工匠,考古发现的文物包括精美的金头饰和胸甲,金、银和绿松石首饰(特别是耳饰和鼻饰),纺织品,图米刀,以及铜碗和饮水器皿。精美的陶器通常是用模具制作的,但每一个都有独特的装饰,通常为奶油色、红色和棕色。也许最著名的器皿是表面绘有高度写实的人像画的马镫嘴壶,这些人像画被认为是真人肖像,其中,我们可以发现若干件陶器上描绘的是同一个人物的画像。事实上,有一张脸——很容易通过他割破的嘴唇辨认出来——出现在 40 多个陶罐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器的形状和装饰确实发生了变化,当然,变得越来越精致;但令人遗憾的是,莫切后期,陶器和艺术的主题变得不那么多样化了。莫切创造的最独特的风格之一是使用人物轮廓装饰,线条细节与希腊黑陶非常相似。陶瓷肖像也很常见,尤其是音乐家、女祭司和俘虏。
莫切艺术中流行的主题,正如我们从其壁画、雕带、陶器装饰和精美的金属物品中常见的,包括:人类、拟人化人物(尤其是长着獠牙的猫科动物)和动物,如蛇、青蛙、鸟(尤其是猫头鹰)、鱼和螃蟹。整个场景也很常见,尤其是宗教仪式,包括鸟和战士祭司、萨满、古柯仪式、装甲战士、仪式和真实的战争及其俘虏、狩猎情节,当然还有神灵——尤其是展示夜空的场景,新月船载着 西(Si )这样的人物。许多这样的场景都是为了强调叙事,特别是对动作的描绘;莫切艺术中的人物总是在做着一些事情。
西潘和大潘帕
约公元 550 年,莫切运河系统和农田被沙子覆盖(沙子从海岸被吹入内陆,而海岸上的沙子是被山谷的侵蚀性洪水冲刷而成的),当地居民被迫离开该地区,重新定居在更北的兰巴耶克(Lambayeque)山谷,尤其是西潘和大潘帕等地。这一举动也可能是由于位于秘鲁中部高地的瓦里人(Huari)的扩张而引发的。在西潘,人们发现了美洲保存最完好、最富有的一些墓葬,包括著名的“武士祭司”墓,其中陪葬品有金面具、耳轴、手镯、铠甲、权杖、锭,以及制作精美的金银花生项链等珍贵金属物品。
大潘帕遗址占地 600 公顷,包括曾经高达 55 米的瓦卡福塔莱萨(Huaca Fortaleza )祭坛。通过 290 米的斜坡可以到达山顶,山顶有一座柱状结构,上面绘有猫科动物的壁画。然而,在占领了 150 年后,该遗址再次被莫切人废弃,原因可能是长期干旱、瓦里扩张和内部纷争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许多建筑物被大火烧毁的痕迹就是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