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寫作

定义

Emily Mark
翻译,由晚生姓高翻译
发表于 07 April 2016
其他语言版本: 英语, 法语, 葡萄牙语, 西班牙语
聆听本文
X
打印文章
Stone Stele & 1,000 Characters of Happiness, Great Wall of China (by Emily Mark, CC BY-NC-SA)
萬里長城石碑千個壽字
Emily Mark (CC BY-NC-SA)

中國古代文字是從商代(公元前 1600-1046 年)的占卜過程演變而來。 一些理論認為,在半坡村發現的陶器碎片上的圖像和標記,是早期文字系統證據,但這說法一再受到質疑。

半坡村定居公元前 4500-3750 年。1953 年,工人們在為一家工廠,挖地基時發現。 在該地點發現的陶瓷碎片,分為 27 種不同的圖像/符號類別,對一些學者來說,是一種早期文字。 反對的觀點認為,這些圖像只是擁有權的標記,相當於在文件上打 X 來簽名,不能被視為實際的書寫文字。 大多數最近的學術研究都認為,文字是在商代形成並從那裡發展而來的。 學者 Patricia Buckley Ebrey 對此表達共識:

中國最早使用文字的確切時間尚不清楚,因為大多數文字都是在易腐爛的材料(如木頭、竹子或絲綢)上書寫。 刻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陶器上的符號或標記,可能是中國圖象形的早期形式。 商代早期的青銅器有時也會鑄有類似的符號。 整句最早的證據,見於商代晚期的甲骨文。 從這些卜卦可以看出,商朝使用的文字,是現代漢文的直接漢字的起源祖先,而且使用的文字,演變為今天仍在使用的,標準漢語表意文字。 (26-27)

中國人發明了文字,對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Ebrey 寫道,“在中國和其他地方一樣,一旦採用書寫,會對社會和文化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 (26)。” 中國的官僚體制,開始依賴文字書寫記錄,在文化上詩歌和散文,表達個人思想和感情,成為創造一些世上最偉大的文學作品。

甲骨文

甲骨是牛的肩胛骨或龜的腹甲,刮乾淨,刻上占卜的符號。 古代中國人非常關心未來,會向占卜師尋求指引,做出決定。 占卜者(今天被稱為“通靈者”或“通靈者”的人)會把人的問題刻在骨頭上,然後用熱烙鐵加熱或放在火邊。 當骨頭裂開時,形成的線條將解釋,為回答這個人的問題。

Oracle Bone
甲骨文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Copyright)

這方面的一個例子,可能是商王是否應該在某天去打獵。 占卜師會刻下提出問題的帝王名字,和提問題的日期。 會刻下問題的主題(狩獵)和具體問題(商王明天應該去打獵?)。 然後骨頭加熱、破裂和解釋。 之後,會刻上預言(是的,商王明天應該去打獵),然後驗證預言是否正確(商王去打獵並成功)。 甲骨文在商代從下到上,無一不問卜。

甲骨文在周朝(公元前 1046-226 年)繼續使用,當時它們被另一種易經的占卜形式所取代,易經運用六十四卦,以預知未來吉凶禍福的卜筮,來解釋含義 ,提問者將蓍草棒扔到桌上,做出的結果圖案解答。 甲骨文和易經都認為祖先靈魂會影響占卜,並直接與占卜者交流。

文字的演變

從這些早期開始,漢字逐漸演變。 這些文字是:

甲骨文 - 甲骨文最早使用的文字形式。 公元前 1600-1000 年。 這是象形文字,這意味著符號代表,一個概念相關聯的對象。 示例:如果想寫“商王明天應該去打獵?” 人們會用他的弓和日出雕刻帝王的形象。

大篆 - 大篆發展於 公元前 1000-700 年。 這也是一種象形文字,但字數更多,更精緻。 這些圖像刻在青銅器上,可能也刻在木頭上。

小篆發展於公元前 700 年,至今仍在使用。

小篆 - 小篆發展於公元前 700 年,至今仍在使用。 這種文字較少象形文字,而更多的是符號文字,這意味著符號代表概念本身,而不是對象。 示例:如現在想寫“商王明天應該去打獵?” 人們會刻上商王的形象和代表“狩獵”和“明天”的標記。

隸書 - 被稱為 公文書信上書寫文字,發展於 公元前 500 年,在秦朝(公元前 221 年 - 公元前 206 年)和漢朝(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220 年)期間廣泛使用。 隸書源於需要對政府事務的完整記錄,顧名思義,它被政府官僚的文員,用於書寫。 句子寫在用繩子綁在一起的竹簡上。 當讀到秦始皇(公元前 259-210 年)焚書時,這些就是他銷毀的書籍。 直到公元 105 年的漢朝,才發明紙張。

除這些文字外,還發展了用於詩歌和書法的草書。 它們是:楷書(標准文字)行書和草書。 隸書產生於秦代,楷書產生於漢代。

說明

可以看出,中國文字從代表概念的實物圖,發展到代表概念本身的符號。 這一發展,極大改變了中國社會和文化,也影響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式。 埃布里解釋說:

商代開發了一種象形文字,而不是像大多數,在歐亞大陸其他地方,占主導地位的拼音文字,這基本上是偶然。 然而,這事故,對中華文明發展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 它塑造了精英的本質:掌握這個文字的難度,使得那些精通文字的人,成為擁有罕見但必不可少的技能精英。 (28)

從積極方面,意味著隨著漢字越來越成為中國貿易的一部分,這種文化傳播到鄰近地區。 正如 Ebrey 所說:

因為中國的象形文字,沒有改變,以反映發音的差異,有文化的精英很容易認同,他們可以閱讀他人作品,包括生活在許多世紀之前的前輩,和他們無法理解其他口語的同時代人。 同樣重要的是,這種文字也影響了文化擴張和同化的過程。 處於中國文化附近的人們,出於推進或捍衛自身利益的實用原因,而學習閱讀中文,比起中國非拼音文字,他們更容易被吸引到中國文化中。 對他們來說,閱讀和寫作不能輕易脫離,充滿中國價值觀的中文思維,使得他們很難用自己的識字能力,表達當地民眾反對中國的觀點。 (28)

與註音文字相比,符號文字給讀者留下的印像要深刻得多,因為人們不僅僅是在閱讀書本上的文字,而是在閱讀時直接吸收概念。 在消極方面,識字精英的產生意味著階級分化,那些知書識墨,比文盲的人,更受到尊重。 這種階級區分一直是中國社會,文化和歷史的特徵,直到 1949 年毛澤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是為糾正社會不平等。

漢字被日本、韓國、越南採用。漢字成為契丹文(蒙古)、女真文(滿族)和雲南省土著民族的彝文基礎,這些文字不同於傳統的漢字。 從西藏的西夏文中可以看出,它進一步影響該地區的其他國家。 文字不僅使中國人以及其他國家的人,能夠交流和留存記錄,而且還創造了世界文學中一些最令人難忘的作品。

删除广告
广告

关于译者

晚生姓高
高先生目前擔任加州就業部的首席翻譯,是聯合國美國協會的前董事會成員,也是英文雜誌《美華論壇》的現任董事會成員和前副主編

关于作者

Emily Mark
Emily Mark studied history and philosophy at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 and English at SUNY New Paltz, NY. She has published historical essays and poetry. Her travel writing debuts in Timeless Travels Magazine. She graduated from SUNY Delhi in 2018.

引用本作品

APA 风格

Mark, E. (2016, April 07). 中文寫作 [Chinese Writing]. (. 晚生姓高, 翻译).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取自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1-14610/

芝加哥风格

Mark, Emily. "中文寫作." 翻译 晚生姓高.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最后修改 April 07, 2016.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1-14610/.

MLA 风格

Mark, Emily. "中文寫作." 翻译 晚生姓高.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07 Apr 2016. 网络. 21 Nov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