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皇帝( 960-976 年),原名趙匡胤,是 960 年至 1279 年宋朝的創始人。 太祖希望建立一個比以往朝代更小,但更統一繁榮的中國,他特別努力限制軍隊的權力,並支持國家中士大夫的權力。 太祖的謹慎治理,將確保他的繼任者擁有建立中國歷史,最成功王朝之一的基礎。
掌權
唐朝從 618 年統治並取得巨大成功,但在 907 年崩潰,導致持續的政治動盪時期。 曾經統一的國家,分裂為許多相互競爭的政治實體,因此 907 年至 960 年的時代,稱為五代十國。 在這個動蕩時代,能凌駕於其他軍事統治者之上,就是後周將軍趙匡胤。
趙匡胤927年出生於河南省洛陽市,是重要軍事指揮官趙弘殷的次子。 他是個優秀的射手和騎手。 20 歲時,趙已經憑藉己能力成為指揮官,為後周王朝(951-960 年)而戰。 擴大對南部大部分地區控制後,成為周軍最重要的指揮官。 與此同時,周君死了,他兒子繼位,但他還是個孩子。 因此,在 960 年,周軍擁護趙為他們的新領袖,黃袍加身為皇帝。
皇的內政
趙匡胤年號太祖。 首要任務是確保,他自己為最有權勢的地位。 為此,太祖對他的高級將領,實行輪換制,只給許多前任指揮官,在新政權中擔任次要職位,並減少他們在15 個新設的行政區的權力。 因此,太祖確保沒有任何軍事領導變得強大,足以篡奪他。 作為對軍隊權力,進一步製衡,鼓勵一些將軍退休,領取豐厚退休金,其他人則贈予禮物,贏得他們的忠誠,還有一些人退休或死亡時,被文官員取代。 政府集中在開封的法院周圍,公務員的權力增加了,其地位與軍事職業相比也有所提高。 此外,公務員的任務是監督軍隊,充當監督機構。 與整個10 世紀的相比,皇帝正建立非好戰政權,而是專注更有效率的行政管理。
太祖試減少朝廷中的腐敗和宦官的權力,並以緊握國家財力而聞名。 為確保士大夫不濫用新獲得的權力,太祖恢復了久經考驗的科舉制度。 這些公務員入職考試,確保大部分官員是根據成績,而不是家庭關係,或公然賄賂來選拔。 最後,皇帝在962 年頒布新法,對政府的不當行為嚴厲處罰。 963年以後,為進一步強化任人唯賢制度,禁止高級官員僅根據推薦任命。 所有這些措施,都使宋朝有個良好的開端,並為繼任者,奠定治國理政的堅實基礎。
開封
開封位於中北部的渭河畔,是多條水道的重要交匯點,早先曾為都城,太祖也將其定為都城。 無論如何,唐朝舊都長安在滅亡時,被徹底摧毀。 開封佈置在一個精確的網格圖上,這是有意設計,旨在反映和諧與善治,正如皇帝在對他的官員講話時所說的那樣:
我的心和這一切,一樣直率,也沒有轉灣。 你們也一樣。 (引自道森,62)
開封繁榮昌盛,成為宋朝天下的大都市。 人口約 100 萬,受益於工業化,附近的煤礦和鐵礦為該市提供充足供給。 作為重要的貿易中心,開封以印刷、造紙、紡織和瓷器工業而聞名,其產品沿線遠銷絲綢之路。
對外政策
在外交方面,太祖全神貫注地保衛北部邊界,對抗遼契丹王朝(907 年至 1125 年),後者顯然仍控制著長城。 契丹人是偉大騎兵,他們對宋朝發動如此多的襲擊,以至於太祖和繼任,不得不每年以白銀和絲綢的向鄰國進貢。 不過,貢品比戰爭便宜,而且仍然是忠實的貿易夥伴,大部分白銀又回來。 無論如何,太祖滿足於鞏固,對中部和南部的控制,考慮到最近支離破碎的歷史,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此外,官員們認為唐朝的衰落,主要是由於過於雄心勃勃的外交政策。 宋朝滿足於一個更小,但更統一繁榮的國家。
理學
太祖和他的繼任,不得不處理比宮廷競爭,和外國威脅更不明顯的問題。 這一時期出現新的政治和知識氣氛,質疑皇權,並試圖解釋唐朝末年的錯誤。 這種新思想的特徵,是儒家的複興,後來稱為新儒家,它強調在更理性的形而上學框架內,改善自我。 這種對儒家思想的新方法,及其形而上學的附加物,可扭轉唐朝對佛教的重視,許多知識分子將其視為非中國宗教。 太祖總是熱衷將自己,塑造成傳統儒家統治者的形象,即一位睿智、仁慈、無可爭辯的君主,掌管著固定而有效的權力等級制度。
藝術
考慮到他的軍人背景,太祖自立為帝後,便熱衷藝術,這也許令人驚訝。 這可能是他的一項戰略,不僅在軍事、政治和經濟上,而且在文化上幫助統一。 皇帝提倡文化。 儒、道、佛三大宗教的書籍印刷都得到推廣。 開封設御書樓,藏文史萬卷於一處。 太祖甚至下令收集重要的絹本書畫,這在文化中一直是,一種極具價值的藝術形式。 這些努力是最早,不僅創造了偉大的藝術,而且還保存了前幾代的作品。
繼任者與遺名
太祖於976年去世,繼任是他的弟弟太宗(976-997年在位)。 他們長達四十年統治的穩定,共同確保宋朝取得最好的開端。 事實上,宋朝統治直到1279 年,在農業、貿易、藝術和科學方面取得巨大發展,儘管統治分為兩個時期:北宋( 960-1125 年)和南宋(1125- 公元 1279 年)在 12 世紀上半葉金國入侵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