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 年至 846 年,唐武宗(也稱武宗,原名李嚴)在位。 他因迫害佛教而被銘記,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嚴重,以及他因濫用藥物,精神錯亂 而英年早逝。 儘管如此,武宗確實設法使唐朝,擺脫了困擾,前任朝廷的過度政治內鬥和宦官統治。
政績
武宗生於 814 年,是穆宗皇帝( 820-824 在位)的第五個兒子。 是他的前任皇帝文宗( 827-840 年在位)的弟弟,在繼位前被封為潁親王。 他登上王位,是因為文宗的親生兒子,838年神秘死亡。 武宗還得到了宮廷太監,這一主導中國政治的強大集團,全力支持。 歷史學家 M. T. Dalby 在這裡總結了他的性格和統治風格,
…皇帝性急,脾氣暴躁,固執。 但是,與他的哥哥文宗不同的是,他同樣精明果斷。 像他的許多前任一樣,宗教和政治一樣吸引著他。 除了家庭,對尋求永生的煉金術,實驗的弱點外,他還對道教產生真正的興趣。
(Twitchett,663)。
皇帝在首相李德裕( 787-850 年)身上,找到個得力的盟友。 德裕在上朝,曾被短暫流放,下一朝也會被流放,但武宗似乎很欣賞他的才能。 他們一起減少了長期困擾,唐朝的政治派系鬥爭,甚至一點點地,減少了長期濫用宮中特權的太監,影響控制誰能接近皇帝並從中獲利。
德裕的政府戰略,是減少所有首席大臣參與,因為在前任皇帝的統治下,大臣們在討論政策時以爭論不休而著稱。 相反,德裕在與皇帝協商後,親自做出了所有重大決定,並消除了傳統上屬於唐政府一部分的辯論,和由此產生的派系。 正如他所說,政府決策應該“從一個門發出”(Twitchett,661)。 德裕確實任命了一些忠實追隨者,擔任初級職位的助手,但他也抵制了每次新繼任後,通常對法院進行的清洗。 新制度的另一個特點,是精心保存所有官方通訊、會議和決定的公共記錄。
迫害佛教
武宗是一位堅定的道教徒,因此他在842 年至 845 年期間,臭名昭著的迫害佛教,即使也有良好的政治動機,和合理的經濟理由,來削減佛教寺院不斷增長的權力。 國家將寺廟更多地,視為逃稅和公民義務人的避難所,而不是真正的學術宗教沉思的避難所。 與道教和儒教,這兩個最大的競爭對手不同,佛教被廣泛視為“外國”宗教,不一定對中國完全有益。 從土地所有權、積累的禮物和免稅中積累的財富,或者對那些因政府政策,或管理不善,而遭受苦難的人的頻繁支持,都不可能使,佛教寺院,受到當局的喜愛。 尤其是在唐朝金庫如此匱乏的情況下。 最後,許多佛教領袖,受到如此狂熱的追隨,以至於他們和他們秘密社團,有時會威脅到地方當局。
這些攻擊並非沒有受到批評,但武宗致力於關閉許多寺院,並吊銷大量僧侶的執,照來削弱寺院的權力。 第一批離開的僧侶是那些結了婚、行醫或以其他方式蔑視寺院規矩的人。 下一個目標是摩尼教神職人員,他們與麻煩纏身的鄰族,維吾爾人關係密切(見下文)。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一系列旨在挫敗和壓制中國佛教的政府法令,從禁止崇拜某些遺物,到系統地銷毀神聖的文本和藝術品。
到 845 年,國家對所有與佛教有關的事物,採取了更加嚴厲的措施,例如沒收寺院擁有的土地,和清除專門為此目的編制,的口普查中列出的個人。 到它結束時,4,000 座寺院和 40,000 座小型農村寺廟被摧毀。 25萬僧人被剝奪出家資格,沒收熔化金銀銅舍利不計其數。 迫害直到武宗,英年早逝才告結束,但為時已晚,佛教寺院再也無法恢復,失去的財富和權力。
邊境威脅
除了內憂之外,武宗還面臨著外患。 西南部(今雲南省)的一個獨立朝貢王國南詔,已在829 年進攻成都,顯示出其領土野心,並在武宗統治期間繼續推進其領土主張。 另一個問題國家,是北部的突厥維吾爾人(在現代內蒙古的部分地區),他們同樣試圖重新劃定與中國的邊界,因為他們的大部分領土,都被吉爾吉斯游牧民族聯盟奪走了。 840 年,超過 100,000 名游牧民族聚集在黃河附近的中國邊境。 當務之急,是中國加強邊境防禦,並建造新的堡壘。 他們還增加了該地區的武裝部隊,該地區近幾十年來,一直處於枯竭狀態。 843 年,中國開始進攻回鶻營地,然後將敵人追入戈壁沙漠,殺死了 10,000 名部落成員,俘虜了 20,000 名。 大屠殺現場的一座山,得名沙湖山或“殺匈奴山”。
在這兩種情況下,皇帝在李德裕的幫助下,最終都能夠成功地維持現狀。 德裕,作為對回鶻運動和鎮壓昭義省叛亂的獎賞,844 年被封為魏公。
死亡與繼任者
武宗於846 年去世,年僅 33 歲。他過早死亡的原因,很可能是精神錯亂,這可能是他在尋求長生不老藥——由兒童的心臟和肝臟製成的混合物,時濫用藥物直接導致,或者是精神錯亂。 如果要相信佛教的來源。 由於武宗自己的兒子被認為,太年輕而無法登基,他的叔叔玄宗皇帝(846-859 年在位)繼位,尤其是在他統治期間,他扭轉了對佛教徒的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