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

定义

Syed Muhammad Khan
翻译,由Jinfeng Zhang翻译
发表于 24 August 2020
聆听本文
X
打印文章
Ottoman Infantry Coat of Arms (1882-1922 CE) (by Juris Tiltins, Public Domain)
奥斯曼步兵徽章(1882-1922 CE)
Juris Tiltins (Public Domain)

奥斯曼苏丹国(1299-1922 年为帝国;1922-1924 年仅为哈里发),又称奥斯曼帝国,土耳其语写作 Osmanlı Devleti,是突厥帝国的一个王国,由安纳托利亚酋长奥斯曼(1258-1326 年)建立并以其名字命名。在 16 和 17 世纪的鼎盛时期,该帝国控制着大片地区,包括安纳托利亚、欧洲西南部、希腊大陆、巴尔干半岛、伊拉克北部部分地区、阿塞拜疆、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部分地区、埃及、北非部分地区,以及罗得岛、塞浦路斯岛和克里特岛等主要地中海岛屿。土耳其帝国被誉为当时最强大的军事超级大国,但从公元 16 世纪末开始,土耳其帝国停滞不前并不断衰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年)后被现代土耳其共和国所取代。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鼎盛与衰落

11 世纪,来自亚洲大草原的塞尔柱突厥人接受了伊斯兰教的逊尼派教义,他们席卷了波斯和邻近的东部领土,然后向西推进到安纳托利亚。在那里,他们于 1071 年在曼齐刻尔特(Manzikert)附近给拜占庭帝国(330-1453 年)的军队以毁灭性的打击,从此,多个突厥部落在该地区定居下来。到 13 世纪末,安纳托利亚的各个贝里克(beylik,小王国)几乎都已独立,但相互之间仍有争斗。奥斯曼(1299-1326 年在位)是比提尼亚(Bithynia,位于马尔马拉海附近的一个偏西地区)的首领,他开始对毗邻的拜占庭领土发动进攻,围攻普鲁萨(Prusa),也称布尔萨(Bursa),以此扩大自己的领地。1326 年他死后,普鲁萨(布尔萨)被攻陷。

内战结束后,穆罕默德一世成为统一的奥斯曼帝国无与伦比的统治者,他经常被称为帝国的第二位创始人。

奥斯曼的继承者席卷了拜占庭在安纳托利亚和欧洲的领地,甚至在 14 世纪末占领了巴尔干半岛。欧洲人曾奋力抵抗奥斯曼人,但都失败了,其中最著名的是关键的科索沃(Kosovo)战役(1389 年)和尼科波里斯(Nicopolis)战役(1396 年)。1402 年,土耳其人在安卡拉附近与土耳其-蒙古族领袖帖木儿(又名塔默兰,1370-1405 年)领导的帖木儿部队(因安纳托利亚的领土冲突)发生冲突。奥斯曼人被击败,苏丹巴耶济德一世(Bayezid I ,1389-1402 年在位)被俘。

然而,西方列强未能充分利用这一机会,1402-1413 年,奥斯曼帝国经历了一场内战,巴耶济德的儿子穆罕默德一世(Mehmed I,1413-1421 年在位)取得了胜利,成为统一的奥斯曼帝国唯一的统治者,因此,他经常被称为帝国的第二位缔造者。1453 年,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 the Conqueror,1451-1481 年在位,穆罕默德一世的孙子)率领奥斯曼帝国恢复了安卡拉战役前的帝国疆域,占领了君士坦丁堡,站在了传说中的西奥多西城墙(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堡垒)前。

Mehmed II Conquers Constantinople
穆罕默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
Jean-Joseph Benjamin-Constant (Public Domain)

在攻陷君士坦丁堡后,这里便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穆罕默德在东部和西部发动了数次军事行动。塞尔维亚、希腊和波斯尼亚落入了苏丹的统治之下,在东部,穆罕默德于 1461 年攻占了特拉比松(Trebizon)。穆罕默德还在 1475 年接受了克里米亚鞑靼人(1441-1783 年)的效忠,从而确保了在未来三个世纪中对黑海地区的统治。

征服者穆罕默德的孙子塞利姆一世(Selim I,1512-1520 年在位)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开始转向东方,他的目标对手是伊朗萨非(什叶派)王朝(1501-1736 年)和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国(1250-1517 年)。他在 1514 年打败了萨菲王朝,但没有彻底征服,而在1517年完全吞没了马穆鲁克王国。

对马穆鲁克王国的胜利使奥斯曼人得以进入伊斯兰圣城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并得以宣称自己是伊斯兰世界的哈里发。在接下来的三个世纪里,奥斯曼帝国与萨非王朝以及历代波斯帝国之间的冲突时断时续,伊拉克和阿塞拜疆的领土多次易手,直到 1847 年签订的和平条约才得以最终解决。

塞利姆的儿子苏莱曼一世(Suleiman I,1520-1566 年在位),奥斯曼帝国时代最有名的统治者,在东方被称为 "Kanuni"(法律赋予者),在西方被称为 "Magnificent"(大帝)。他于 1521 年征服了贝尔格莱德,1523 年占领了罗得岛,并在 1526 年的莫哈奇战役(Battle of Mohács)中取得了对匈牙利的重大胜利(这一战役破坏了该地区未来数年的稳定,因为土耳其和奥地利都宣称对该地区的统治权)。在非洲,阿尔及利亚于 1517 年接受了塞利姆的宗主国地位,突尼斯则于 1534 年在苏莱曼的统治下并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

Suleiman the Magnificent
苏莱曼大帝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Public Domain)

1566 年,苏莱曼大帝在征战匈牙利期间去世,将帝国交到了他唯一幸存的儿子塞利姆二世(1566-1574 年)手中,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奥斯曼帝国衰落的开始。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奥斯曼帝国虽然还对外征服,但其军事和海军实力开始下降。事实证明,征服也门(1567-1570 年)、塞浦路斯(1570 年)、突尼斯(1574 年)、摩洛哥的非斯(1578 年)、克里特岛(1669 年)和位于现代乌克兰的波多利亚(1672 年)是奥斯曼帝国最后一次大规模扩张。1683 年,奥斯曼帝国军队在维也纳遭遇惨败,军事优势随之丧失。1699 年,面对集体入侵,奥斯曼帝国被迫求和。1699 年签订的《卡洛维茨条约》(treaty of Karlowitz)迫使土耳其人将大片欧洲领土让给奥地利、波兰、俄罗斯和威尼斯。

《卡洛维茨条约》只是长达一个世纪不断损失领土的序幕。1783 年,克里米亚的鞑靼人被俄国人打败,从而切断了帝国在黑海地区以东的霸权。希腊革命(1821-1829 年)确立了希腊的独立,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和罗马尼亚纷纷效仿,到公元19 世纪末,这些国家都脱离了奥斯曼帝国。埃及早在 19 世纪 30 年代就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直接控制,并最终在 50 年后的 19世纪 80 年代落入了大英帝国之手。法国于 1830 年夺取了阿尔及利亚,1881 年夺取了突尼斯,最后一块奥斯曼帝国控制的非洲领土利比亚于 1911 年落入意大利之手。

The Greatest Extent of the Ottoman Empire in Europe (1683 CE)
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最大版图(公元 1683 年)
Chamboz (CC BY-SA)

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Abdul Hamid II ,1876-1909 年在位)是最后一位对帝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奥斯曼帝国统治者,他在奥斯曼帝国的第一个立宪时代(1876-1878 年;君主立宪时代)接过了权杖,并在短短两年内结束了这一时代,重新确立了绝对的君主控制。哈米德积极尝试现代化(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引进了多项技术进步,如铺设了庞大的铁路系统,但由于他参与了对当地亚美尼亚人的屠杀(1894-1896 年;又称哈米德大屠杀),因而一直备受争议,这也被视为后来发生的亚美尼亚种族灭绝(1914-1923 年)的前奏。

1909 年,青年土耳其党推翻了阿卜杜勒. 哈米德(Abdul Hamid),该党是一个信奉民族主义和世俗主义的政治实体,并恢复了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这也被称为奥斯曼帝国的第二个立宪时代(1908-1920 年)。从那时起,苏丹就成了摆设,帝国开始走向灭亡。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年)中,奥斯曼帝国作为同盟国(奥匈帝国和德国)一方卷入战争,为帝国的覆灭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1922年,苏丹国战败后正式灭亡。

战争结束后,希腊军队入侵安纳托利亚,占领了士麦那(伊兹密尔)并向内陆推进。在后来被称为土耳其独立战争(1919-1923 年)期间,希腊入侵部队被土耳其民族主义领袖、现代土耳其的创始人穆斯塔法. 凯末尔(Mustafa Kemal,1923-1938 年在位)领导的土耳其自由战士(Turkish freedom fighters)击退。奥斯曼帝国的最后一位领导人阿卜杜勒. 迈吉德二世 (1922-1924 年在位)只担任了两年(象征性地)伊斯兰教哈里发,直到凯末尔正式废除了这一称号。

从穆拉德一世开始,奥斯曼帝国的领袖被称为苏丹,通常被理解为受宗教启发的勇士国王。

奥斯曼政府

从穆拉德一世(1362-1389 年在位)开始,奥斯曼帝国的领袖被称为苏丹,通常被理解为受宗教启发的勇士国王。在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几位君主都使用苏丹这一称号,在许多情况下,苏丹这一称号还因穆斯林的精神领袖哈里发的承认而进一步合法化。苏丹虽然在理论上是哈里发的下属,但实际上是独立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具权威性。

苏丹的行动和决定被视为最终决定,尽管有一个由大臣组成的顾问机构维齐尔协助苏丹处理政治事务,有时甚至取代苏丹。这些大臣和其他几位高级官员都是从巴尔干半岛被征服地区征召的精锐雅尼萨里(Jannisary)军团中挑选出来的有前途的军官。大维齐尔(首相)是苏丹的直接下属,在很多情况下,大维齐尔有助于维护苏丹的权威,从 1656 年到 1703 年连续担任大维齐尔职务的科普吕吕(Köprülü)家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Selim III Receiving Dignitaries
塞利姆三世接见贵宾
Konstantin Kapidagli (Public Domain)

虽然苏丹是王国毫无争议的统治者,但奥斯曼人允许地方官员保留自治权,以换取他们。效忠,在某些情况下,地方官员会保留自己的行政制度,例如在巴尔干地区,从以下摘录中完全可以推测出奥斯曼帝国的行政框架:

自相矛盾的是,早期的奥斯曼帝国既是好战的伊斯兰国家,又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既继承了萨尔朱克人(塞尔柱人)的传统,又沿袭了它所取代的罗马-拜占庭帝国的习俗与格局;奥斯曼帝国横跨基督教巴尔干半岛和伊斯兰西部地区,成为这两个敌对文明之间的桥梁。(Ruthven, 86)

奥斯曼帝国主权框架的最大缺陷在于继承问题;奥斯曼帝国在某种程度上遵循达尔文原则:只有最有能力的王子才能继承王位。被称为 "谢赫扎德"(Şehzade)的王子应在其父亲的宗主国下担任不同地区的总督,以积累军事和行政经验,但这种做法在后来被放弃了,因为这会造成继承人之间的竞争,从而引发自相残杀。

从塞利姆二世(Selim II,1566-1574 年在位)开始,由于苏丹们沉溺于后宫的享乐,疏远了对王国的管理,帝国开始充满了腐败、不宽容和任人唯亲的现象。由于潜在继任者缺乏实践的无能,导致其他势力(大臣、禁卫军或王后)对苏丹拥有更多的控制权,苏丹则成为宫廷阴谋的棋子。在公元 17 世纪的一个短暂时期内,苏丹皇太后开始直接控制小国君主,例如科瑟姆(Kosem)苏丹(1623-1632 年和 1648-1651 年)在其丈夫艾哈迈德苏丹一世(1603-1617 年)去世后的统治。

Topkapi Palace Model
托普卡普皇宫模型
Mark Cartwright (CC BY-NC-SA)

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1839-1861 年在位)推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被称为 "坦齐马特"改革(1839-1876 年;最初由其父马哈茂德二世构想)。这些改革给所有人提供了许多权利,如人人平等和宗教宽容。同时还彻底改革了帝国的财政结构,促进民族主义,打击种族分裂,限制了不同派别的力量,削弱了所有谋反阴谋家的权力。

然而,世俗民族主义者对坦齐马特改革不以为然,他们希望建立一个更具欧洲风格的政府。由此催生了奥斯曼帝国的第一个立宪时代(1876-1878 年),该时代只在阿卜杜勒.哈米德统治前期持续了两年。在这期间,虽然没有政党制度,但奥斯曼帝国议会的民选议员被视为人民的代表,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苏丹,直到立宪时代结束。

反对自由改革的哈米德于 1909 年被废黜,奥斯曼帝国的第二个立宪时代(1908-1920 年)由此开始。在这一时期,苏丹只是一个象征,执政的是帕夏(大臣),他们接管了政权,其中最突出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职的三人,即青年土耳其党的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Mehmed Talat Pasha)、恩维尔.帕夏(Enver Pasha)和艾哈迈德.杰马尔.帕夏(Ahmed Cemal Pasha),也被称为 "三帕夏"(他们被认为对 1914-1923 年的亚美尼亚种族灭绝负有责任)。

宗教

伊斯兰教在帝国保持着绝对地位,苏丹期望保护伊斯兰教信众和他们的信仰,亵渎神明的言论是不能容忍的。然而,正如历史学家斯蒂芬.特恩布尔(Stephen Turnbull)所说的那样:

......穆斯林统治下的基督徒似乎比拉丁统治下的东正教徒享有更多的宽容,因此反抗并不总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激烈。教堂可能会被改建成清真寺,而留下的基督教堂则会受到某些限制,比如禁止敲钟和公开游行,也许情况可能会更糟。公元 1204 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惨痛记忆提醒提醒着东正教,与西方的征服相比,他们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是多么幸福。一位拜占庭学者写道:"苏丹的头巾总比主教的头冠好"。

1492 年,巴耶济德二世(Bayezid II,1481-1512 年在位)对西班牙犹太人表示欢迎,这与整个中世纪欧洲对犹太人的虐待形成了鲜明对比。征服者穆罕默德甚至撰写了一份宣言,为基督教神职人员提供全面保护和宗教独立。

然而,基于宗教、种族或民族主义的极端主义和不宽容行为在土耳其历史上也比比皆是,例如巴耶兹德一世(1389-1402 年)在尼科波里斯战役(1396 年)后首创的对战俘的暴力屠戮、对被征服城市的掠夺,以及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对当地亚美尼亚人的虐待与种族灭绝。

奥斯曼军事

奥斯曼帝国的建立者奥斯曼自称为 "加齐"(ghazi,意为圣战士),他领导的军队主要由圣战士组成,对拜占庭人发动了ġazā(一种圣战形式)。随着奥斯曼帝国版图的扩张,新的军事军团被编入不断壮大的土耳其军队。被称为akincis(突袭)的突袭骑兵经常被用来侦察敌情,并在主力部队到达之前对敌方领土发动先发制人的突袭。Sipahis 是奥斯曼帝国的精锐重骑兵部队,装备精良,手持长矛,他们的军饷用土地支付。

Ottoman Sipahi Cavalry
奥斯曼西帕希骑兵
Józef Brandt (Public Domain)

轻步兵主要由非正规的azap(意为未婚或单身汉)组成,他们配备近战和远程武器。然而,奥斯曼帝国最具代表性的(重装)步兵部队是通过苏丹穆拉德一世制定的 devşirme(意为征召儿童兵)制度招募的,根据该制度,巴尔干地区的儿童被征召入伍,皈依伊斯兰教,并被训练成精锐的禁卫军耶尼切里军团(janissary)(土耳其语:yeñiçeri,意为新兵),其中一些人还会担任王国的大臣和主要官员。

耶尼切里军团既有重步兵方阵,也有骑兵方阵,但他们主要以重步兵而闻名。他们的坚韧不拔和战争技巧使欧洲列强感到钦佩和畏惧。例如,在1444 年在瓦尔纳战役中,奥斯曼帝国战胜欧洲十字军的主要功臣就是他们。禁卫军的创新之处在于他们身着官方制服,装备有火药武器(如火箭筒),这常常有助于他们扭转战局。

奥斯曼人以使用火药武器而闻名,包括轻型和重型大炮。

奥斯曼人以使用火药武器而闻名,包括轻型和重型大炮;巨大的达达尼尔大炮(Şahi topu)是重型大炮的代表,其原型曾于 1453 年部署在君士坦丁堡城墙前。奥斯曼军队还率先使用官方军乐队,即 "mehterân",他们演奏战争曲调(和几首帝国国歌),其中许多歌曲流传至今。

这种军事结构虽然起初相当成功,但由于没有尝试对军队进行现代化改革,逐渐受到侵蚀。耶尼切里军团挑战苏丹的权威,不断索取权力,不遵从军事纪律,并开始抢劫百姓。如塞拉利起义(1590-1610 年;以一个早期的什叶派叛乱分子命名,实际他与此无关),该起义肆虐整个帝国核心地区,历经数十年才完全平息。与此同时,外部敌人开始获得军事优势。塞利姆三世(Selim III,1789-1807 年在位)开始军事改革,引入军事系统 Nizam-i-Cedid(新秩序)以取代过时的禁卫军。此举遭到了禁卫军的强烈抵制,他们迫使苏丹放弃,并最终杀死了他。

Nizam-e-Cedid Troops
尼扎姆塞迪德部队
Zapotocny (CC BY-SA)

马哈茂德二世(1808-1839 年在位)意识到,只有建立一支新军,才能保住四分五裂的帝国。他训练了对奥斯曼家族绝对忠诚的现代军队,反过来,这些士兵又在禁卫军叛乱时消灭了他们,于 1826 年重新确立了苏丹的权威。他们被称为 Asakir-i Mansure-i Muhammediye(穆罕默德的胜利战士),通常简称为 Mansure Army(胜利军)。

奥斯曼人还以重视人才而闻名,即使是敌人也不例外,例如,他们招募袭击己方船队的海盗加入自己的队伍,化敌为友。最著名的两个例子是普雷韦扎海战(1538 年)的胜利者海雷丁. 巴巴罗萨(Hayreddin Barbarossa,1478-1546 年)和优素福. 拉伊斯(Yusuf Raïs,1553-1622 年),后者原名杰克. 伯迪(Jack Birdy),可能是《加勒比海盗》系列中斯派罗船长(Captain Sparrow's)角色的灵感来源。奥斯曼帝国海军最初由苏莱曼大帝(Suleiman the Magnificent)组建,规模庞大,在与其他欧洲海军强国(最著名的是威尼斯)的竞争中称霸地中海,直到在莱潘托海战(1571 年)中战败。从 17 世纪起,由于现代化进程中的阻力以及资金缺乏,难以支撑更强大、更庞大的舰队,奥斯曼帝国海军力量逐渐落伍。

经济和贸易

1453 年攻陷君士坦丁堡不仅是奥斯曼帝国野心膨胀的开始,也确保了土耳其人在该地区的贸易统治权。由于克里米亚的鞑靼人宣誓效忠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也掌握了黑海地区的霸权。土耳其人控制了达达尼尔海峡,关闭了历史上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通过印度洋与地区超级大国莫卧儿印度(1526-1857 年)的专属贸易权也为两个帝国带来了大量收入,而经过由奥斯曼帝国控制的路线的欧洲商人则必须向帝国纳税。

奥斯曼帝国在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霸权,以及对达达尼尔海峡的控制,迫使欧洲列强寻求新的贸易路线,向西到达新大陆。然而,正如历史学家迈赫达德. 基亚(Mehrdad Kia)所说,土耳其人很快就失去了在东方的优势:

传统的陆路贸易大量转向新的海路,加剧了帝国经济和金融的衰落。历史上,从中亚到中东的广大地区曾是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陆地桥梁。奥斯曼帝国政府征收的商品税收和关税是国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随后建立了一条通往伊朗、印度及更远地区的直接的海上通道,这使得欧洲国家以及商人可以绕过奥斯曼帝国控制的领土......

奥斯曼时代的艺术与建筑

几个世纪以来,奥斯曼帝国时代的建筑杰作一直令游客目不暇接、如痴如醉。奥斯曼帝国的建筑大量借鉴了波斯、拜占庭和阿拉伯风格,三者相互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混合风格,这在他们的清真寺设计中得到了完美体现,其中有几座清真寺是苏丹下令建造的,因为它们是伊斯兰信仰的核心。宗教学校、食堂、医院、大学和苏丹陵墓也是土耳其建筑大师的完美典范。

The Suleymaniye Mosque, Istanbul
苏莱曼清真寺,伊斯坦布尔
Mark Cartwright (CC BY-NC-SA)

米玛尔-希南(Mimar Sinan,l. 1488/1490-1588)是奥斯曼帝国的著名建筑师,曾在苏莱曼大帝及其两位继任者手下工作,其卓越成就可与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l. 1475-1564)相媲美。希南负责设计了苏莱曼尼耶清真寺(1557 年落成)和塞利米耶清真寺(1575 年落成)等杰作;他的一名弟子负责设计了标志性的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或蓝色清真寺(1616 年落成)。

奥斯曼帝国的宫殿也是那个时代杰出建筑的典范,如15 世纪和 16 世纪之间的托普卡帕宫(意为大炮门),曾是帝国的官邸和居所,19世纪中叶,多尔马巴赫切宫(意为填充花园)取代了托普卡帕宫,极度的奢华让帝国经济陷入瘫痪。

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艺术作品也体现在苏丹若干手稿的修饰中。其风格和建筑一样,都是从周边文化中吸收而来。一些微型画、伊斯兰书法杰作、装饰地毯、瓷砖和肖像画,让人们得以窥探这个时代的文化价值和民族历史。苏丹的名字也以一种风格化的方式书写,被称为 "图格拉"(tughra),用于签署帝国文件。诗歌和音乐也受到奥斯曼帝国统治者的青睐,他们中的许多人本身就是优秀的作曲家,苏莱曼大帝经常以 Muhibbi(意为情人)的笔名为他的妻子胡雷姆. 苏丹(约 1502-1558 年)写浪漫的诗句。

从 19 世纪起,欧洲风格的音乐也被灌输到宫廷中,在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1839-1861 年)的赞助下创作的官方奥斯曼帝国国歌就是一例。这些艺术和建筑形式让现代观察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土耳其人民所珍视的事物,尽管几个世纪以来欧洲的影响逐渐增多,但人们仍然能够分辨出使奥斯曼土耳其人独一无二的元素。

删除广告
广告

参考书目

世界历史百科全书》是亚马逊的合作伙伴,可从合格的图书购买中赚取佣金。

关于译者

Jinfeng Zhang
张金峰是本土中国人,拥有国际关系和国际商务硕士学位,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从事翻译工作多年,喜欢旅游和了解不同文化。

关于作者

Syed Muhammad Khan
穆罕默德是一名生物学家、历史爱好者和自由撰稿人,他自 2019 年以来一直积极为百科全书写作。

引用本作品

APA 风格

Khan, S. M. (2020, August 24). 奥斯曼帝国 [Ottoman Empire]. (J. Zhang, 翻译).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取自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1-18700/

芝加哥风格

Khan, Syed Muhammad. "奥斯曼帝国." 翻译 Jinfeng Zhang.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最后修改 August 24, 2020.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1-18700/.

MLA 风格

Khan, Syed Muhammad. "奥斯曼帝国." 翻译 Jinfeng Zhang.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24 Aug 2020. 网络. 20 Nov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