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号是纳粹德国海军(Kriegsmarine)旗下排水量最大且火力最强的主力战列舰。尽管俾斯麦号拥有强大的武备和装甲,但它只参加过一次重大行动。其在此次行动中击沉了英军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但在1941年5月27日于北大西洋被英军大部队摧毁。
一支崭新的德国海军
1935年5月成立的纳粹德国海军是一支新组建的海上力量,其终于摆脱了德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战败后所受到的制约。作为胜利方的协约国在《凡尔赛条约》体系中限制了德国海军舰艇的数量和规模,使后者仅能承担在德国海岸的防御任务。但从1933年起,新任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就决心建立一支更加强大的德国海军,而这支海军将拥有得以与英国皇家海军的38.1厘米(15英寸)巨炮战列舰相匹配的舰艇。在1935年6月,《英德海军协定》正式签署,虽然该协定将德国海军的总兵力限制在了英国皇家海军的 35%,但却让希特勒实现了建造巨型战列舰的野心。在对新舰队的设想中,新式战列舰旨在保护袭扰敌方商船的友方战斗群。然而当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爆发后,公海上两方的猫捉老鼠式对垒限制住了德军大型战列舰的行动,后者的主要职能则转为了吸引并间接调动敌方船只。
俾斯麦级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德国启动了建造两艘大型战列舰的计划,即全新且可与任何英国皇家海军现役战舰相媲美的俾斯麦级姊妹舰。这两艘战舰分别是以德国前总理奥托·冯·俾斯麦(1819-1898)命名的俾斯麦号和以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1849-1930)命名的提尔皮茨号。这两艘战舰在尺寸与吨位上比德军现役的任何战舰都要更加的长、宽和重,两者也因其巨大的规模成为了纳粹德国重要的名誉工程。
俾斯麦号的建造于1936年7月1日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Blohm and Voss)造船厂启动。其舰体被32厘米(12英寸)厚的装甲、5厘米 (2英寸) 厚的装甲甲板、8至11厘米 (3至4英寸)厚的内部倾斜装甲甲板、以及22个水密隔舱保护着。甚至在其发动机、锅炉和弹药库周围都裹上了厚达32厘米的装甲。在1939年2月14日,该舰体正式下水,希特勒也为此发表了15分钟的讲话并观看了奥托·冯·俾斯麦的孙女多萝西娅·冯·洛文菲尔德在船体滑入水中时主持的洗礼仪式。在俾斯麦号完成了历时一年多的改装后,其于 1940年8月24日正式开始服役,舰首也换成了又称 “大西洋 ”形的现代化弧形。她的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位舰长是恩斯特·林德曼(1894-1941)。在 9 月进行海试之前,俾斯麦号曾对轰炸汉堡的敌机开炮,并驶向了波罗的海的哥登堡(今波兰格丁尼亚)。1941年3月,俾斯麦号进行了更多的海试,由于其在测试中表现良好,在同年5月,该舰已宣布具备了所需的作战能力。5月5日,希特勒亲自到场视察了这艘战列舰,这一举动也侧面表明了它对德国先军政策的重要性。
协约国非常清楚俾斯麦号取得的进展。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 )曾宣称俾斯麦号是 “世界上最强大的最新型战舰”(Boatner III, 328)。在当时的普遍观点眼中,俾斯麦号已是一艘无法沉没的战舰,而对许多船员来说,裹满装甲的俾斯麦号也似乎是战争中最安全的地方。然而,就如同另一艘著名且号称永不沉没的游轮泰坦尼克号一样,俾斯麦号也没能在自己的首航中幸存下来。
关于规格与军备
载有2092人的俾斯麦号全长250.5米(821英尺),泊位长36米(118英尺)。这样非常规的宽度能够将舰体的吃水变浅,以此将巨炮的发射变得更稳定。满载时,俾斯麦号的排水量为50,900吨(远高于《英德海军协定》中允许的35,000吨),而光是装配的装甲板就占了全舰重量的44%。在动力方面,全舰有三个由12个锅炉驱动的蒸汽涡轮发动机,其能够为俾斯麦号的三个推进轴提供动力,以达到30.8节的最高航速。舰上装设有一个用于发射四架Ar 196水上侦察机的弹射器以及一部从海上回收飞机的起重机,以此支持俾斯麦号所需的空中侦察任务 。
在火力配置方面,俾斯麦战列舰共有62门火炮,其中尺寸最大的是8门发射800千克(1,760磅)炮弹的38厘米(15英寸)巨炮,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每分钟两发炮弹的低射速和36.5千米(22.7英里)的长射程。这些仅每个炮管就重达 1000多吨的巨炮以两门一对的形式安装在以不同代号命名的四座炮塔中,即(从船尾到船头的顺序)多拉(Dora)、凯撒(Caesar)、布鲁诺(Bruno)和安东(Anton)。除此之外,俾斯麦号装设有排布在6个炮塔中的12门15厘米(6英寸)高射炮,排布在7个炮塔中的14门10.5厘米(4英寸)高射炮,排布在8个炮塔中的16门3.7厘米(1.5英寸)高射炮以及安装在单炮塔或四炮塔中的12门2厘米(0.8英寸)高射炮。
俾斯麦号的舰体和上部结构上涂装着黑白相间的“波罗的海”式迷彩,这样的斜条纹得以在敌舰视角中伪装自己。而舰首与舰尾的假波浪则能够使敌舰低估俾斯麦号的实际规模。
服役生涯
俾斯麦号与另外两艘德军战舰,即重型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和战列巡洋舰格奈森瑙号组成了战斗群。在为期三个月的莱茵演习行动(Operation Rheinübung)中,此战斗群就曾以俾斯麦号引开护航舰队、欧根亲王号和格奈森瑙号攻击商船的战术执行了攻击敌方运输船队的任务。俾斯麦号战斗群和此类攻击对跨越北大西洋的船只来说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威胁。考虑到早在1940年1月,由于德国U型潜艇对商船队造成的严重破坏,英国本土已经开始实行了资源的配给制。
战争带来的不幸也同样降临在了战斗群头上:1941年4月6日,英国对布列塔尼的布雷斯特进行的一次轰炸行动致使格奈森瑙号受损,于是莱茵演习行动的三舰战斗群缩减至了两舰。此后,欧根亲王号和俾斯麦号在大名鼎鼎的京特·吕特晏斯上将的坐镇下经丹麦海峡驶往北大西洋的计划也在前者于4月23日被一枚磁性水雷损伤后泡汤。在俾斯麦号的姊妹舰提尔皮茨号仍未准备就绪的情况下,俾斯麦号被决定派遣至德国占领下的挪威作暂时的停留。当到达那里时,驻港的俾斯麦号被确认了行踪,其存在也被通报给了英国军事情报处。
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最终于1941年5月19日出发前往挪威执行任务,这也是欧根亲王号将经停的加油点。在突围时,一艘瑞典船只、一名挪威抵抗组织观察员和一架英国皇家空军侦察机都看到了这两艘船。一经确认,驻扎在奥克尼群岛斯卡帕湾的英国本土舰队便出动追捕德国军械库中这一极具危险性的新武器。行动中,英军派出了夜间轰炸机前往卑尔根峡湾,但两艘德舰已于5月21日的早些时候经丹麦海峡前往了大西洋。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与北大西洋单调的天气完美融合,该舰已经被重新漆成了灰色。同时,因为该舰的预计航程将远远超出友军飞机的支援半径,甲板前后的巨大纳粹标志也被涂掉了。
在5月22日,英国海军部意识到俾斯麦号已经驶离挪威,于是调动了本土舰队出动追捕。与此同时,吕特晏斯收到消息称,德国的侦察机发现斯卡帕湾并没有发生船只调动。这一情报是英军使用假船所制造的假象,现实中的英国皇家海军已经开始集体加速向俾斯麦号驶去:有不少于十一个护航队的英军即将从北美横渡北大西洋以参加这一至关重要的拦截行动。
击沉胡德号
5月23日,两艘德国军舰在丹麦海峡遭遇了英军的萨福克号和诺福克号重巡洋舰。俾斯麦号向诺福克号开火,但英舰却毫发无损地退入了浓雾之中。这两艘德国军舰以极快的速度向英军的撤退方向驶去,在吕特晏斯已经做出了规避动作的情况下,萨福克号的新雷达还是锁定了两艘德舰的方位。5月24日,在锁定俾斯麦号后,高度戒备的英国皇家海军派出了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逼近德舰。威尔士亲王号是一艘崭新的舰艇,以至于其仍保有平民身份的技术人员在舰上工作,但其装设的35.5厘米(14英寸)炮在火力上还是略逊于俾斯麦号。
在海面上,所有战舰同时开火交战。起初,胡德号因舰体相似的线条误将欧根亲王号当成了俾斯麦号,向错误的目标投射了火力,而两艘德舰则集中火力炮击了胡德号。俾斯麦号的一次齐射便击穿了胡德号装甲薄弱的甲板,并导致了一个弹仓的殉爆,这次攻击几乎瞬间就将胡德号一分为二。胡德号在俾斯麦号的四次炮击中仅支撑了四分钟便被击沉,而在1420名船员中,只有三人得以生还,这样的结果对皇家海军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心理打击。据当时还是副舰长的卢多维奇·肯尼迪称,胡德号是 “全海军中最受爱戴的战舰,是英国及其帝国的缩影”(Ballard,8),因此这样的损失就好比白金汉宫被炸塌了一般。在交火中,威尔士亲王号也被迫脱离了极其艰险的战斗,其舰桥被俾斯麦号直接命中,半数舰炮也因此失去了作用。对英军来说,这是一场不祥的遭遇战。如果俾斯麦号能对全副武装的装甲舰船造成如此严重的破坏,那么它对护航船队的破坏也将是难以承受的巨大。
狩猎继续
相比于欧根亲王号的毫发无损,俾斯麦号遭受了到较为严重的创伤。两枚命中的炮弹造成了甲板下方的漏水,舰体内的一个锅炉房已经被灌入的海水淹没。此外,俾斯麦号的舰首发生了下沉,有1000吨燃料已无法使用。更加致命的是,油箱内的燃油因损伤导致了泄露,这使得英国舰艇能在视距之外追踪到俾斯麦号的踪迹。俾斯麦号脱离了开往南大西洋的欧根亲王号,独自驶向法国海岸的圣纳泽尔市进行维修。同时,因俾斯麦号没有足够的燃料抵达格陵兰岛,驻扎在那里的德军U艇将无法向其提供支援。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遭受如此损伤,俾斯麦号仍能以28节的速度航行,其所有武器装备也都在正常运转。
包括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和两艘航空母舰在内的40多艘英国舰艇正在追捕受损的俾斯麦号。但因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其中的一些舰艇仍远离行动区域,所以这支舰队并不如设想的强大。英国人使用胜利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跟踪着俾斯麦号的动向。虽然这些剑鱼双翼鱼雷轰炸机已经过时,但每架飞机都能够投掷一枚被机组人员戏称为 “熏鱼 ”的反舰鱼雷。5月24日,剑鱼机群开展了对俾斯麦号的攻击,瞄准着采取了之字形规避的巨舰。一枚鱼雷击中了俾斯麦号,但所幸后者装配的装甲板发挥了作用。尽管如此,这颗鱼雷的爆炸还是触发了连锁反应,松动了与胡德号交战后所做的临时修补。俾斯麦号中再次灌入了冰冷的海水。
5月25日,一个漆黑的凌晨,吕特晏斯上将指挥他的战舰绕了一个长直径的弧线,来到了英军追击部队的后方,并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驶向了圣纳泽尔。吕特晏斯上将认为英国人不可能跟丢他们的猎物––事实上他们已经跟丢了––于是他错误地使用了舰上的无线电,这一举措向英军暴露了俾斯麦号的真实航向。由于坐标计算错误,此前英国舰艇实际上一直在寻找非俾斯麦号实际所在的区域。而在俾斯麦号暴露位置后,这次追捕行动已然成为了一场防止猎物靠近海岸、获得U艇护航和空中支援的竞赛。致命的是,在这场生死时速中,吕特晏斯为节省燃料被迫降低了俾斯麦号的航速,当时他一定对没有在5月20日驶回挪威补充燃油而后悔不已。
5月26日上午,一架卡特琳娜水上飞机成功确认了俾斯麦号的位置,而察觉到了血腥味的英国海军部开始将越来越多的舰船开往大西洋中心。在当日下午,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的一个由15架剑鱼鱼雷轰炸机组成的中队也起飞追击俾斯麦号。在海上,轻巡洋舰谢菲尔德号是第一艘和俾斯麦号进行目视接触的英舰,然而当空中的剑鱼中队到达时,因为一次灾难性的敌我识别错误,其攻击的对象不是俾斯麦号,而是同属英国皇家海军的谢菲尔德号,在风雨呼啸的海面上,这种错误其实并不罕见。幸运的是,剑鱼中队投放的“熏鱼”安装的磁性引信发生了大规模的失灵,这使得谢菲尔德号并未受到友方导致的战损。剑鱼中队随后返航补充了燃料,并重新装备了更加可靠的接触式引信。此次行动中还发生了另一件诡事,德国潜艇U-556正在未被英军发现的状态下于该海域行动。其舰长已经发现了皇家方舟号,但由于U-556已向护航船队发射了其存有的所有鱼雷,他无力前往协助俾斯麦号上的友军。
击沉俾斯麦号
剑鱼中队再次从皇家方舟号上起飞并正确地瞄准了俾斯麦号。15架飞机都投下了鱼雷并飞至距海浪仅30米(100英尺)的高度,以保持在俾斯麦号高射炮的最小开火角度下。两枚鱼雷命中了战列舰,但对裹上了装甲的舰体所造成的破坏很小。紧接着,第三枚“熏鱼”完成了投放,这次攻击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命中目标,因为其只擦中了俾斯麦号的舰尾。尽管对于一艘强大的战舰来说,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击,但它对当时的俾斯麦号来说却是致命的。俾斯麦号的转向装置因此受损,无法向右舷转向,而此时风浪仍在不断地加重,海浪已经高至15米(50英尺)。在此类海况下,俾斯麦号无法进行任何能起实际效果的修理也无法临时解决转向问题,这艘战列舰只得继续与敌舰交火对峙。吕特晏斯上将发送了以下无线电信号: “舰艇已无法操纵。我们将战斗到最后一发炮弹。元首万岁!“ (Boatner III, 328)。
五艘英军驱逐舰对俾斯麦号的围攻被后者的火力优势击退,俾斯麦号得以暂时脱身匿迹,但不久后又再次被英军发现。据卢多维奇描述,俾斯麦号 “从远处的大雨中出现,其通体黑色、庞大且美丽,是我或我们中任何人见过的外观最宏伟的战舰”(Ballard, 9)。当时,俾斯麦号距离布雷斯特还有大约965公里(600英里)。
5 月 27 日拂晓,俾斯麦号终于处于了英国战列舰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的射程内。两艘英军战列舰选择直接向俾斯麦号开火,诺福克号和紧随其后的多塞特郡号巡洋舰也赶来支援。在五艘战舰的激烈交火中,俾斯麦号的巨型炮塔被一个接一个炸毁。在这场长达90分钟的战斗中,共有2876发炮弹射向了俾斯麦号战列舰,迫使这艘孤立无援的德军战舰只得坐以待毙。舰上的士官做出了使用炸药炸毁俾斯麦号的决定,并打开了排水阀和所有水密门。这一决策得到了舰上的两名幸存者––格哈德·朱纳克与维尔纳·路斯特的证实,而许久后公布的德国海军官方报告也证明了这一决定。与此同时,多塞特郡号还向俾斯麦号已经燃起烈火的船体额外发射了两枚鱼雷,将这艘庞大的战列舰推向了它的命运。在吕特晏斯上将阵亡后,恩斯特·林德曼舰长也选择留在了舰上随着这艘曾经无所不能的战列舰沉入波涛之下。尽管多尔切斯特号和毛利号驱逐舰前去救起了俾斯麦号的幸存者,但因一次针对敌军潜艇威胁的错误警报,行动被迫中断,数百人因此溺水身亡。在数据上,俾斯麦号上总共有2091人丧生,在战列舰沉没时跳下的1000人中只有110人幸存。在这110人中,有一人因伤势过重而死亡,其余的人在战俘营中度过了二战的剩余时间。除此之外,三名紧紧抓住逃生小艇的德国水手在傍晚时分被一艘U艇救起,又有救生筏上的两名男子被德国船只萨克森瓦尔德号救起。
余波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说,俾斯麦号于1941年的沉没是对德军的巨大损失,但针对它的追猎转移了大量敌舰,其中许多本可协防同年5月被德军攻陷的克里特岛,这也算是一种变相补偿。即便希特勒选择禁止德国海军在大西洋出动大型舰艇为英国继续控制该区域重要的航线提供了帮助,但摧毁补给油轮和破解德国海军的加密通讯可能是更加核心的因素。
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后者在对挪威水域的一次轰炸中沉没)令德军失望的服役经历变相说明了海战的持续发展使它们几乎在下水之前就已经过时:大型战列舰在空袭面前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使得巨额的建造经费难以获得等量的回报。
俾斯麦号的残骸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俾斯麦号持续受到世人的关注。由交战两军相关人员撰写的两本著名书籍分别是卢多维奇·肯尼迪的Pursuit: The Chase and Sinking of the Bismarck和冯·穆伦海姆-雷希贝格的Battleship Bismarck。在电影界,1960年上映的英国电影《轰沉俾斯麦》 (Sink the Bismarck!) 同样代表了人们对那场战斗以及这艘传奇战列舰的兴趣。在随后的20世纪80年代,对俾斯麦号的关注使针对这艘德舰的“追猎”横跨40年再度开启。
1942年出生的美国海军中校及水下考古学家罗伯·巴拉德曾于1985年发现了泰坦尼克号残骸。四年后,他再次带领团队寻找到了俾斯麦号。1989年6月,经过两年的搜寻,这艘庞大的战列舰在大西洋海面下4.8公里(3英里)处被发现,其尚且完整地塌在自己的龙骨上。曾经威力巨大的炮位早已空无一物,但这艘战舰仍然充满着力量感并散发着威严的气息。对沉船状况的调查表明,这艘战列舰在被自沉之前就已经接近沉没。德军放置的炸药让大量的水进入了战舰,以至于它在沉向海底的过程中仍然奇迹般地保持了完整,用舰体记录下了那场四十余年前的残酷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