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戰爭中的戰車

文章

Mark Cartwright
翻译,由晚生姓高翻译
发表于 13 July 2017
其他语言版本: 英语
聆听本文
X
打印文章

戰車從公元前 1250 年左右,開始用於中國戰爭,但在公元前 8 世紀和 5 世紀之間,達到鼎盛時期,當時各個國家不斷爭奪,中國的控制權。 作為身份的象徵、震懾武器、追擊敵人,或作為弓箭手和指揮官的交通工具,它在那個時期,許多戰鬥中都得到有效的使用。 最終,隨著更輕、機動性更強的步兵興起,尤其是在引入騎兵後,其局限性更加暴露,結果是戰車,從公元前 3 世紀起在戰爭中淪為外圍角色。

Chinese Qin Chariot
中國秦車
Erwyn van der Meer (CC BY-NC-ND)

商車

戰車於公元前 13 世紀中葉,首次投入使用,很可能是從中亞引入。 相比之下,根據中國傳說,它們是由黃帝的一位大臣西仲,在離家較近地方發明的。 沒有任何重大演變,沒有手推車和貨車等前身車輛,以及最早發現的戰車在設計上已經相對複雜,這證明了它們是進口的(譯者註:指南車是黃帝在大霧中打敗蚩尤時發明的, 不是進口), 一個長方形的圍牆平台連接在一個單一的橫向軸上,車輪圍繞該軸旋轉。 然後將一根從駕駛室中央,延伸出的牽引桿套在馬匹上。

起初,它們在商國(和一些鄰國)的使用受到限制,只有少數貴族在戰鬥中使用,而且生產與一般武器一樣,由國家控制。 商代戰車通常由一對馬,很少有四匹馬牽引,是韁繩和馬銜控制的,後來演變成皮革版,然後是青銅版。 戰車有兩個輪子,直徑可達 1.5 米(5 英尺),最常見的輪輻數為 18 個。 因此,車輪比公元前 2 世紀邁錫尼和近東的戰車高得多。

戰車是軍隊的羽毛和翅膀,是穿透堅固陣型、壓制強大敵人,並切斷他們進退的手段。 (六韜, IN SAWYER 2011, 362)

它們由木頭、竹子、和藤條製成,帶有一些青銅配件,如部分軛和軸,它們有一個開放的前部和低側,有時頂部有護欄。 後背不像其他文化中的戰車那樣是敞開的,而是留有一個空隙來安裝車輛。 戰車乘員組 包括車夫、一名弓箭手(通常站在左側),有時還有第三名手持長矛或刀斧的士兵(位於右側)。 有趣的是,大多數有戰車的墓地只有兩個人陪葬。

這一時期的戰車,在 25 個獨立的墓葬中發現,與他們的兩匹馬、裝備和騎手一起埋葬,這表明死者的地位很高。 在這個早期階段,重要的注意,戰車更多地用於儀仗、給予統治者威望,以及用作狩獵車輛,而不是作戰爭武器。 戰車的最後用途,是對縱火等罪行,進行可怕的懲罰,罪犯被綁在,兩輛相反方向的戰車撕裂。

西周戰車

在西周時期(公元前 1046-771 年),戰車開發更大的輪子、更多的輻條和遠離輪轂的曲線,從而增加了它們的強度。 四匹馬比成對更常見,整輛車都用貝殼和青銅配件,進行了奢華的裝飾。 騎手現穿著由青銅、皮革鱗片或塗漆(蘇門答臘)犀牛皮和水牛皮,製成的胸甲和臂甲,而馬則由添加了青銅的虎皮保護。 導致額外重量,降低戰車的機動性,它們可能用於威嚇敵人, 令士氣低落,而指揮官則來更好地協調部隊。

Chinese Chariot Design
中國戰車設計
Philg88 (Public Domain)

西周軍隊在鼎盛時,擁有約3,000輛戰車,以補充其30,000名步兵。 和商代一樣,戰車被安排成 25 人一隊,每隊 5 人。戰車繼續與精英一起下葬,這是旨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炫耀性消費儀式。 燕國琉璃河一坑,有馬車42匹。

東周戰車

在東周時期(公元前 771-226 年),中國的數百個小國逐漸合併為八個大國。 當這些對手為領土而戰時,他們軍隊的力量和威脅,取決於他們在戰鬥中可以部署多少輛戰車。 激烈的競爭確保各州,投入巨資擴充戰車軍隊。 例如,在公元前632 年,公元前 632 輛戰車,但僅僅一個世紀後,他們就擁有 4,900 輛戰車。 公元前720 年,齊國擁有 100 輛戰車,但到公元前 5 世紀初,這一數字上升到 4,000 輛。

戰車是為不同的目的,而製造的——輕型戰車用於快速追擊逃跑的敵人,或重型戰車和裝甲更好的戰車用於直接攻擊。

戰車的設計不斷改進,車輪現在有多達 26 個輻條,中央桿被縮短以提供更大的穩定性,駕駛室覆蓋有硬化皮革以提供額外保護。 有時,戰車有一個用來偏轉箭矢的頂篷、炫耀的旗幟,並且在它們的輪轂上附有致命的鋸齒狀青銅刀片。 四匹馬和三人乘員仍然是常態,但西周戰車過度裝飾已基本消失。

戰車是為不同的目的而製造的——輕型戰車用於追擊逃跑的敵人,重型戰車和裝甲更好的戰車,用於直接攻擊,根深蒂固敵人陣地。 這一時期的一種專用戰車是烏鴉巢戰車,它有更高的底盤、加固的車輪和駕駛室上的塔,這樣一個人——有時甚至是軍隊指揮官本人——可以更好地觀察 戰場,向在戰場上傳達演習的旗手,傳遞命令。

公元前 5 至 3 世紀的軍事專著《六韜》描述了戰車戰士在軍隊中成為最優秀和最適合的人的必要:

為戰車挑選武士的規則是挑選 40 歲以下、身高 7 英尺 5 英寸 [現代:5 英尺 7 英寸] 或更高,其奔跑能力足以追逐疾馳的駿馬、賽跑至 它,安裝它,前後左右,上下左右騎它。 應該能迅速收起旗幟,有全力拉出八寸弩的實力。 前後左右練習射擊,直到熟練為止。 他們被稱為“戰車武士”。 不能不對他們大方。 (在索耶,2007 年,100)

部署與戰術

戰車通常以五輛為單位組成,單獨部署,或每輛戰車,都有自己的步兵分遣隊。 他們可以在戰鬥前沿步兵陣線排成一列,也可以集中在死角。 指揮官可能會使用一組戰車作為衝擊武器,衝鋒敵人陣型,或使用它們進行佯攻,以擾亂敵人,自身的機動或快速伏擊。

Chariot, Terracotta Army
戰車、兵馬俑
Dennis Jarvis (CC BY-SA)

指揮官在使用戰車時必須注意他的地形,因為如果戰場上佈滿坑洞和岩石,戰車很容易在潮濕的環境中陷入困境或折斷車軸 - 在某些情況下,指揮官通過填充戰車,來準備戰場 更大的洞。 另一個限制是車輛的機動性。 由於車軸固定,馬匹被拴在一根牽引桿上,無法橫向移動,因此戰車需要很大的空間才能進行重大轉彎。 大約轉彎或撤退一定是混亂的,使馬匹和騎手都暴露在步兵和弓箭手的攻擊之下。 在許多記載中,當戰車減速轉動時,騎手被步兵從戰車上長矛刺傷或拖出戰車,車輪被長矛夾在輻條之間砸碎。 出於這個原因,每輛戰車通常都有自己的小型步兵部隊來保護它。 敵人也可以採取戰車反制措施,例如在戰場上挖隱蔽的坑坑洼窪,或散佈菱角(金屬尖刺簇)使馬匹喪失能力。

戰車可能並不總是被用來直接抗敵,而是作為一種將部隊帶到戰場的手段,為將軍和單位指揮官,提供更好的機動性,和在混亂的戰鬥中,看到正在發生的事情,或者充當機動車 弓箭手從遠處向敵人射擊的平台(儘管車輛的碰撞會使準確射擊變得極其困難)。 最後,也許作為最後的手段,可以安排戰車形成一堵防禦牆,圍困的軍隊可以在牆後更好地防禦,就像 20 世紀西歐電影中定居者,用他們的馬車的那樣。 存在使用這種策略的幾個例子,包括成功對抗數量上佔優勢的敵人。

六韜對戰車的部署是這樣說的:

平地作戰,五車為一列。 行列四十步,戰車左右十步,分隊六十步。 地勢險要,戰車必須沿路行駛,十輛為一連,二十輛為一團。 前後二十步,左右六步,分隊三十六步。 (在索耶,2011 年,371)

有時,就像公元前 595 年楚晉之間的郫之戰一樣,戰車部隊之間,小規模戰鬥會持續數天,然後步兵才會相互交戰。 公元前713年,北戎與鄭之戰中,鄭用戰車假撤退,然後返回包圍,追擊混亂的敵人。 公元前 632 年,在秦國和楚國之間的陳埔之戰中,秦文公的指揮官,將部隊掩護在由敵人掀起的塵埃雲中,從而使他們的部隊行,動出其不意。 讓他的戰車在乾燥的地形上拖著樹枝在他們身後。 公元前 554 年的平陰之戰中,再次面對齊國的秦朝指揮官,採用的另一種富有想像力的戰術是,戰車上裝滿了假人,只有一個騎手,使軍隊看起來比它大得多 。 這個詭計奏效,因為齊國指揮官認為自己寡不敵眾撤退。

減少使用

周朝是戰車的黃金時代,以後再也不會大量使用。 然而,這並不是說它們一直有效地使用。 一個臭名昭著的損失發生公元前 613 年,當時 農民起義推翻其統治者。 盟軍派出一支軍隊,其中包括 800 輛戰車,農民軍取得勝利。

與從希臘到迦太基的其他文化一樣,戰車戰爭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戰車需要相對平坦的地形和空間來機動,否則它們很容易,被機動性更強的敵方步兵包抄,不再被青銅時代的盔甲,或僵硬的重壓 僅部署在三個前進師中。 有一些戰車仍然被用作弓箭手的有用移動單位,甚至被用作一種裝有絞盤弩的火砲。 此外,文學作品不斷地闡釋英雄,乘著光榮戰車殺敵的崇高美德。 然而,現實是來自公元前 500 年,劍取代了弓和矛,更好的步兵部署降低了戰車在戰場上的效能。

當騎兵於公元前 307 年引入時,戰車作為有效武器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即使秦帝國(公元前 221-206 年)軍隊使用較少,而且它們出現在秦始皇兵馬俑中 (卒於公元前 210 年)有一些戰車,伴隨著更大的騎兵部隊,而其他人似乎充當軍團的野戰交通工具。 公元前 2 世紀,漢人也繼續使用,但在戰車使用似乎是個例外。 總的來說,正如埃及人和美索不達米亞人在一千年前發現的那樣,戰車在戰場上機動性的局限,和更具活力的,軍事遭遇戰的到來,使其在中國古代戰爭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删除广告
广告

关于译者

晚生姓高
高先生目前擔任加州就業部的首席翻譯,是聯合國美國協會的前董事會成員,也是英文雜誌《美華論壇》的現任董事會成員和前副主編

关于作者

Mark Cartwright
马克是一位全职作家、研究人员、历史学家与编辑,他对艺术、建筑,以及研究所有文明共有的思想尤为感兴趣。马克拥有政治哲学硕士学位,目前担任WHE出版总监一职。

引用本作品

APA 风格

Cartwright, M. (2017, July 13). 中國古代戰爭中的戰車 [Chariots in Ancient Chinese Warfare]. (. 晚生姓高, 翻译).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取自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2-1091/

芝加哥风格

Cartwright, Mark. "中國古代戰爭中的戰車." 翻译 晚生姓高.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最后修改 July 13, 2017.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2-1091/.

MLA 风格

Cartwright, Mark. "中國古代戰爭中的戰車." 翻译 晚生姓高.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13 Jul 2017. 网络. 21 Nov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