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出現在許多古代文化的神話中,但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地方,像中國這樣受人尊敬。 在那裡,與其他世界神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龍幾乎總是以正面出現,特別是與賦予生命的雨水和水源聯繫在一起。 是最吉祥的年號,穿在皇帝的袍上,出現在從黃金首飾到玉俑的最珍貴的材料中,在文學和表演藝術中有無數的參考資料,龍在中國古代無處不在,在今天也同樣重要 在中國人心目中一如既往。
起源和特性
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最早出現的生物之一,最常被描述為棲息在水源或雲中的巨大而輕盈的野獸。 中華龍力大無比,它飛翔的時候,往往伴隨著電閃雷鳴。 龍是何時、由誰以及在什麼現實中首次發明的,尚不得而知,儘管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它與彩虹和雨後或瀑布後出現的“天空之蛇”有關。 在紅山文化遺址出土了雕刻的玉龍,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 4500 至 3000 年,遠早於有關該生物的任何書面記錄。 歷史學家 R. Dawson 對中國龍的身體特徵作瞭如下描述:
作為動物中的首領,龍應該具有其他動物的突出特徵。 傳統的描述龍有“九似”,像九種動物: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 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鬚似人、耳似牛。 (231)
其他描述給出了類似的屬性,但有時帶有蛇的身體、兔子的眼睛、青蛙的肚子和鹿的角。 龍的另一個特點是,它可隨意變形狀大小,隨心所欲地消失或重現。
學者聞一多認為,這個奇妙的野獸部分集合,實際上是基於幾個不同部落的政治聯盟,每個部落都以不同的動物作為圖騰。 因此,龍是這些部落同化為一個國家的象徵。 然而,這是個有趣的假設,它並不能解釋,存在任何此類政治結盟之前很久,中國社區,龍的出現。
權力與結盟
儘管龍有可怕的一面,但它通常並不視為居於世界其他文化,神話中的惡意怪物,在這些神話中,它通常被勇敢的英雄殺死。 事實上,在中國,龍曾經是,現在也認為是正義和仁慈。 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他們與統治者聯繫在一起,尤其是與中國的皇帝聯繫在一起,他們作為天命的持有者和上帝在地球上的代表,必須始終以公正義和公正,為江山利益,統治萬民 。
統治者應該效仿龍的另一個原因,是這種生物認為是四靈之一(與鳳凰、麒麟和烏龜並列)。 一個著名神話,講述了一條龍,積極幫助大禹(約公元前 2070 年),這位傳說中的夏朝創始人得龍龜,治理摧毀洪水 ,因此將控製成更好的灌溉系統。
一般而言,民眾將龍視為幸運的象徵和財富的使者。 此外,古代農民認為龍帶來了急需的雨水,來幫助莊稼。 龍也是造成強風、冰雹、雷電和龍捲風的罪魁禍首——捲風至今仍被稱為“龍捲風”。 有趣的是,許多早期玉器的龍,都是圓形。
在農村社區,人們會跳龍舞,以喚起龍的慷慨施雨,舞龍遊行隊伍,會抬著一個用紙或布製成的大型龍。 或者,小龍是用陶器製成的,或者帶有龍圖案的橫幅和祈雨的禱文。 隨行人員會提著水桶跟在隊伍,用柳條向圍觀的人潑水,並喊著“下雨了!”。 大旱之際,另種求雨,是畫龍掛在屋外。
舞龍遊行還有另個方便目的,那就是抵禦疾病,特別是在流行病時期。 舞龍成為農村節日的一部分,並與農曆新年的慶祝活動密切相關。 龍與雨、舞龍與治療之間密切關係,可能都源於古代的巫教。
在民間傳說中,有龍王率領的龍族比賽。 它們長著鱗片狀的身體、四隻腳和角,可以化身為人形並掠走年輕女孩。 它們類似於納迦,印度民間傳說中保護水源的蛇狀生物。 在中國藝術中,這些龍通常擁有一顆華麗的珍珠,其彩色光澤讓人聯想到彩虹,這可能代表與這種現象相關的寶藏理念。
另一個傳統信仰是世界四海(對古代中國人來說是四海而不是七海)各由一位龍王掌管。 他們是敖廣(統治東方)、敖金(統治南方)、敖君(統治西方)和敖順(統治北方)。 敖廣是首領,但四位都必須,在每年三月,即雨水最多的月份,隨玉皇大帝降雨旨意。 除了這些主宰外,當地人還常常認為,附近水源都是龍的家。 龍與江的淵源由來已久,中國有 40 多條河流的名字,都有“龍”字。
龍在中國宗教中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在禪宗畫中,龍從雲後現身,是真理的象徵,也是難於明見的象徵。 對於道家來說,龍更為重要,它代表著被稱為“中道”或“道”的無所不在的中央力量。 四海四龍王也被道士收服。 最後,龍是中國十二生肖的第五個, 12 年一循,最近的“龍年”是 2012 年 1 月至 2013 年 2 月。
龍袍
正如所見,龍和中國皇帝是絕配——神話中的至高無上的生物,和這個領域中最重要的人物,天子,不亞於此。 的確對於很多人來說,皇帝其實就是至尊引雨,龍的化身。 當時的皇帝,為了強調這種吉祥的聯繫,穿著繡有龍圖的絲綢長袍,坐在雕刻龍的寶座上,並在他的宮殿裡裝飾著龍的裝飾。 與皇帝相關的龍總是有五個爪子,以區別於只有四個爪子的小龍。
皇帝的所謂龍袍或龍袍因朝代而異。 秦始皇的裝束,最令人印象深刻,有件長袍,系在一邊,上面裝飾著九條五爪龍,它們漂浮在雲、石、海之上,象徵著宇宙的三要素。 皇帝的妻子和朝廷的某些特權和高官,以及他們的妻子也可以穿龍,但這些龍袍的尺寸、顏色和剪裁,都受到復雜的社會習俗等級的嚴格控制。 偶爾,來自外國的政要和大使在正式訪問朝廷時被允許穿上龍袍。
中國藝術中的龍
如上所述,龍是一些宗教繪畫中的主題,但它們過於醒目,讓更多的世俗藝術家無法抗拒。 龍出現在珠寶首飾上,雕刻在玉器上,畫在精美的瓷器上,雕刻在漆器上,鑲嵌在漆器上,刻在石頭上,裝飾花園,刻在武器和盔甲上,描繪在繪畫和壁掛上。 龍用在陶瓷和青銅器的裝飾邊框中,這些龍變得越來越程式化,以至於不再被認為是最初激發它們靈感的生物。
已知最早的龍描是用玉石雕刻的 C 形表示。 發現於內蒙古東部,屬於紅山文化,興盛於公元前 4500 至 3000 年。 正如龍一直是中國藝術中的熱門題材一樣,紅山圖雖然是第一個,但可能仍然是最廣為人知的,因為從公司標誌,到北京國際機場,歡迎遊客的海報,今被廣泛使用。
端午節
龍舟節或端午節,最初是紀念詩人和政治家屈原(約公元前 340-278 年)。 楚國大臣跳汨羅江結束生命,他在被敵對政客詆毀人格後,被流放後的戲劇性回應抗議。 派船下水尋找遺體無果,支持者將粽子拋入海中。 為了進一步紀念這場悲劇,此後每年都在這條河上舉行划船比賽——這種做法隨後傳播到中國的其他河流,並很快發揮了更廣泛的安撫運雨龍的作用。 因此,這些船的船頭有龍頭,船尾有高大的龍尾。 今天的比賽是端午節的一個豐富多彩的部分,通常在農曆五月初五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