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戰爭中的防禦工事

文章

Mark Cartwright
翻译,由晚生姓高翻译
发表于 03 November 2017
其他语言版本: 英语
聆听本文
X
打印文章

雖然中國古代戰爭,往往以大軍激戰為特徵,但攻城戰和掠城戰也是常態。 帶有塔樓和環繞的溝渠或護城河,的巨大土牆成為大多數城市的,正常防禦策略,甚至從新石器時代開始也是如此。 防禦工事也認為是保護某些脆弱的國家邊界的必要條件,特別是在公元前 5 世紀的戰國時期。 這種戰略在秦漢時期的長城中達到頂峰。 儘管如此,中國的戰爭絕不是被動的,大多數指揮官,都非常清楚基於長期和痛苦的城市淪陷,歷史的防禦政策的局限性,並且像其他古代文化中的對手一樣,他們更喜歡戰車和騎兵的機動性 或先發製人和快速撤退的優勢。

Han Watchtower Model
汉代碉楼模型
The British Museum (Copyright)

早期防禦工事

在考慮可能防禦城鎮或城市時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選擇一個地理位置有利的地點。 因此,新石器時代的許多古城,都建在山上或臨河而建,為進攻提供天然屏障。 更好的是一個由兩三條河流匯合處保護的高地,其高度仍然足以避免洪水氾濫風險。 接下來是用溝渠圍繞定居點,使攻入變得更加困難,這種做法的可追溯遺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7 千年,但在新石器時代成為一種普遍做法,尤其是在龍山文化(公元前 100 年)等遺址中。 公元前 3000-1700 年)。

需要巨大的財富和權力,才能迫使人們,建造需要數年,才能完成的防禦工事。

從溝渠中挖出的土壤可用於進一步抬高定居點,或在最靠近定居點的溝渠一側建造一堵簡陋的牆。 此外,當地的水源可以改道,將溝渠變成護城河,對敵軍構成更可怕的障礙。 隨著戰爭成為日常生活中更普遍的特徵,護城河變得更寬(達 50 m)和更深(達 6 m),護城河的牆壁更高(達 5 m)和更厚(達 25 m)。 然而,直到周朝(公元前 1046-256 年),攻城戰才成為一種更常見的戰略,因為攻城戰被視為不僅要在戰場上擊敗敵人,還要摧毀他們的定居點。

正如歷史學家 R. D. Sawyer 在此總結的那樣,早期的防禦工事很可能產生了重要的社會影響:

儘管歷史表明,破壞力量通常會壓倒建設的努力,但最早的城牆和護城河的防禦性堅固性,使編織和手工業的商品漸成為可能,促進馴化家畜,保護發展 擴大農業,並建立冶金車間。 它還通過將社區與外部,領域分開來培養社會凝聚力和認同感。 (索耶,2011 年,406)

此外,在可防禦的空間內,積累商品和財富等後果,很可能成為貪婪鄰居的誘人目標,從而有必要加強防禦。 當然,首先需要巨大的財富和權力來強迫民眾建造防禦工事。 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成千上萬的男女,要求提供勞動力,是一種稅收形式,以幫助建造,耗時數年才建成的防禦工事。 奴隸和罪犯也使用。 例如,在漢代(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220 年),那些被判犯有過失殺人罪等罪行的人,會在額頭上刺上“城擔”一詞,意思是“築牆者”,因此他們所受到的懲罰為世人所知。

Gate Towers, Chang'an
長安門樓
Unknown Artist (Public Domain)

一旦建造防禦工事,就存在永無休止的維護問題,以確保結構持續完整,牆壁的外部保持光滑且難以攻擊,並且溝渠沒有被瓦礫和灌木叢填滿。 下面的頌歌,可以追溯到周朝時期,描述了城牆的建造:

人群把泥土裝在籃子裡;

他們大喊著把它扔進鏡框裡;

他們以回應的打擊打敗了它;

他們反复削牆,聽起來很結實。

五千肘一同豎起,

免得大鼓的轟鳴壓倒了他們。

(索耶,2011 年,第 55 頁)

設計的發展

隨著時間的推移,戰爭成為日常生活中,更頻繁的現實,防禦牆變得更加堅固永久。 城市使用的牆壁是用木樑和扁平工具,將泥土搗碎和壓縮(如上面的頌歌)製成的,然後變成了一種高度耐候,且極其堅硬的材料。 建築師們開始意識到,以特定方式散佈的不同土壤可以增加強度和穩定。 隨著牆壁變得更加壯觀,因此也變得更加沉重,地基必須更好地,準備承受重量。 通過混合植物材料、陶器碎片、沙子、稻草和樹枝,牆本身變得更堅固。 一層保護性的下層河石,也使土牆更能抵抗侵蝕。

多采用雙層牆結構,後來牆體進一步,發展為貼石或砌磚,扶腰牆。 從公元前 6 世紀開始,城牆開始用木頭加固,增加了塔樓和城門牌樓,加入了垛口,保護弓箭手,並且隨著城市的擴張,建造了全新的城牆,涵蓋不斷發展的郊區。 偉大的首都長安,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土牆和高聳的城門。 這座城市 5.3 米高的城牆包圍了大約 8,600 公頃(約 21,250 英畝)。 這樣的防禦工事,以及其他城市的防禦工事,尤其是那些靠近麻煩的邊境地區的防禦工事,實際上是為了保護居民,只需要足夠長的時間來組織和派遣軍隊來解救他們。

Watchtower at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長城的瞭望塔
Emily Mark (CC BY-NC-SA)

確實,建造厚重的城牆不僅是為了實際防禦的目的——許多城牆比單獨的功能所需的要大得多——而且也是為了向當地民眾投射力量,並確保前哨站可以由相對較小的力量保衛, 隨著國家的擴張和軍隊,必須覆蓋廣闊的領土,這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令人印象深刻的防禦工事對,敵人具有重要的心理影響,因此本應起到威懾作用,如果幸運的話,它永遠不需要在實際戰鬥中進行測試,這也一定是真的。 這個想法得到了古代軍事論的支持,這些實際上根據防禦強度,對城市進行排名和分級。

攻防

諸如防禦工事中的塔樓發展,是為了應對必須承受經常,巧妙的攻擊方法。 軍隊為自己裝備雲梯、攻城槌和移動塔,在向防禦工事衝鋒時,攜帶防護罩,架設木頭和鐵鍊製成的預,製橋樑以穿過護城河,在地基上挖隧道,使牆從下面倒塌,使用大砲開火 破壞性的重型導彈和燃燒彈,改道河流以侵蝕城牆,如果可能的話,甚至可以通過城市的下水道進入。 防御者用弓箭、十字弓以及其他,可以從高處投擲東西,來應對這些攻擊。 從公元前 4 世紀開始,由滑輪和絞盤驅動的重型火砲弩在防禦中派上了用場。

防御者也並非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使用如覆蓋有皮革頂部,並埋在牆內的空心陶罐之類的裝置,因此,如果有人開始挖隧道,陶器就會產生共鳴警告。 還使用諸如乾芥末之類材料點燃火,產生濃煙,可以使用風箱將其吹下攻擊隧道。

護城河要深寬,牆要厚實,兵民要備,柴糧要備,弩要強,箭要利,槍戟要用好。 這是使防守堅固的方法。 (摘自公元前 4 至 3 世紀,武經七書《尉繚子》,Sawyer,2007 年,第 253 頁)

長城及其前身

比城牆更雄心勃勃,是沿著邊界建造城牆的嘗試,尤其是在戰國時期(公元前 481-221 年),儘管中國北部邊境的第一座這樣的城牆可能早在 公元前 8 世紀。 到了公元前5世紀,許多大國都在相互交戰的情況下,中國變成了縱橫交錯的防禦牆。 例如,魏國在與秦國的邊界上修築了兩邊六米多厚的雙層界牆。 城牆本身有巨大的方形瞭望塔保護,這些瞭望塔與城牆分開建造,但在射程之內。 歷史學家 G. Shelach-Lavi 對當時的防禦工事有這樣的說法:

城牆的功能不僅是將敵人拒之門外,而且還可以控制臣民的行動並將他們關在裡面。在像徵層面上,這些城牆是戰國君王權力的巨大展示,他們不僅有能力建造如此巨大的 古蹟,同時也改變了他們所在的自然景觀。 【276】

當秦朝在公元前 221 年,成為中國的唯一統治者時,大部分戰國建築都被拆除,但確實保留一些,甚至擴建了其他建築,最著名的當然是後來被稱為的長城。 這座宏偉的建築在漢朝和隋朝(公元 581-618 年)期間,再次擴建,從東部的甘肅省延伸至,遼東半島約 5,000 公里。 城牆不是一個連續的結構,有幾處斷裂,旨在幫助保護北部邊境,免受游牧草原部落的入侵。 方形瞭望塔和烽火台每隔一定距離,建在城牆內,戰車騎手有足夠的空間,沿著城牆頂部騎行,可以實現快速通信。 是必要的,因為沒有常備軍,永久駐紮,除了常規巡邏警衛,和偶爾的營地之外,對於任何人來說都太長。

還應記住,雖然長城已成為古代中國的象徵,但許多皇帝更喜歡以貢品,收買威脅邊界的北部和西部部落的政策。 這比一場戰爭或什至,在漫長的邊境,永久駐軍的成本要低得多。 誠然,在實戰中,中國指揮武將重攻輕守、先發製人是維持領土現狀的常用方法,而不是坐等敵人主動出擊。

删除广告
广告

关于译者

晚生姓高
高先生目前擔任加州就業部的首席翻譯,是聯合國美國協會的前董事會成員,也是英文雜誌《美華論壇》的現任董事會成員和前副主編

关于作者

Mark Cartwright
马克是一位全职作家、研究人员、历史学家与编辑,他对艺术、建筑,以及研究所有文明共有的思想尤为感兴趣。马克拥有政治哲学硕士学位,目前担任WHE出版总监一职。

引用本作品

APA 风格

Cartwright, M. (2017, November 03). 中國古代戰爭中的防禦工事 [Fortifications in Ancient Chinese Warfare]. (. 晚生姓高, 翻译).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取自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2-1147/

芝加哥风格

Cartwright, Mark. "中國古代戰爭中的防禦工事." 翻译 晚生姓高.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最后修改 November 03, 2017.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2-1147/.

MLA 风格

Cartwright, Mark. "中國古代戰爭中的防禦工事." 翻译 晚生姓高.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03 Nov 2017. 网络. 22 Ja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