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年)爆发后,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 年)对纳粹德国领土扩张的要求采取的绥靖政策最终失败。英国和法国在 20 世纪 30 年代采取绥靖政策的原因包括:他们害怕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8 年)的覆辙、两国军事力量薄弱、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对苏联作为盟友缺乏信任,以及希特勒的逐步扩张策略,他总是将最新的扩张作为自己的最后要求。事后看来,绥靖主义并没有奏效,但它至少为英国和法国重整装备赢得了时间,尽管两国都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机会。
希特勒的领土扩张
阿道夫.希特勒于 1933 年成为纳粹德国的领导人,奉行吞并邻国领土和国家的侵略性外交政策。希特勒在 1925 年出版的《我的奋斗》一书中表示,他打算征服欧洲,为德国人民赢得 Lebensraum( “生存空间” )。他还发表了无数次演讲,向德国人民承诺,他将推翻正式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条约》(Treaty of Versailles)所施加的屈辱损失和限制。随后,他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进行了一系列土地掠夺。尽管如此,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尤其是法国领导人,仍然坚信希特勒最近的领土扩张将是他最后的要求。他们奉行绥靖政策,屈服于希特勒的要求,以避免可怕的一战重演。这一政策的结果是,希特勒获准收回萨尔地区(1935 年),将莱茵兰重新军事化并开始重新武装德国(1936 年),将奥地利并入第三帝国(1938 年),然后在慕尼黑会议后接管捷克苏台德地区(1938 年)。直到 1939 年希特勒威胁要入侵波兰,英法两国才最终表态。英法两国为何长期对希特勒采取消极态度?答案很复杂,历史学家仍在争论为什么采取绥靖政策的几种观点。
绥靖政策的原因
英国和法国对希特勒采取绥靖政策的原因包括:
- 两个国家都不想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覆辙。
- 两国在军事上都没有做好与德国开战的准备。
- 推迟对抗为重整军备争取更多时间。
- 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使两国失去了一个对抗希特勒的宝贵盟友。
- 国联的软弱无力使英国和法国只能独自面对希特勒。
- 苏联不被认为是值得信赖或在军事上有用的盟友。
- 人们对德国在一战后受到的过于苛刻的待遇抱有某种同情。
- 中欧的小地区和小国家被认为不值得为之开战。
- 希特勒擅长外交,他让领导人们相信,如果满足他的最新要求,他将最终停止侵略性的土地掠夺。
战争的恐怖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空前的战争,造成700万人死亡,2100万人重伤。据历史学家F.麦克多诺(F. McDonough)估计, “战争总成本高达2600亿英镑” (43)。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1869-1940)和法国首相爱德华·达拉第(1884-1970)都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恐怖。普通民众也清楚地记得战争造成的惨痛代价,人们的生活被毁。正如英国外交副国务大臣拉布·巴特勒 (Rab Butler, 1902-1982) 所说:
...如果你想弄清事实,1938 年没有站出来反对的真正原因是,和平宣传已经完全渗透到了全国...国防尚未恢复,公众抱有和平主义思想,英联邦处于分裂状态(1939 年的情况不同),慕尼黑协定签订时,美国舆论还没有站在我们这一边。(Holmes, 67)
政治家和外交家们希望避免战争,这体现在 1919 年成立国际联盟以促进世界和平的想法,以及 1928 年《凯洛格-布里安条约》(各国政府承诺拒绝将战争作为外交政策的工具)和 1932 年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等倡议中。普通民众的观点不仅通过政治家的这些行动,而且还通过艺术作品得到了反映和塑造,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创作了大量反战电影、小说和诗歌。
重整军备问题
《凡尔赛条约》极大地限制了德国的武装力量,这一事实让许多人相信,德国没有必要重整军备,或者至少不急于重整军备。即使希特勒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推翻了条约并开始重整军备,德国仍然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英国尤其奉行允许希特勒重新武装但限制其进程的政策。例如,1935 年的《英德海军协定》规定,德国海军的规模不得超过英国海军的三分之一。但人们没有意识到,数量并不代表一切。如果发生另一场世界大战,那将是一场机械化程度更高的战争,因此也将是一场机动性更强的战争。战争不再是谁拥有最多的步兵、最多的战舰或最好的防御工事。未来的胜利者将是那些最有效地部署坦克、舰船和飞机的人。
重整军备也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代价, 1929 年大萧条之后的一段时期,重整装备给那些负责国家预算的人带来了许多困难。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状况就像一杯苦涩的大鸡尾酒,其中充斥着“世界贸易崩溃、货币不稳定、失业、农业萧条和债务不断增加”等令人不快的因素(McDonough,46)。在军备上花钱成了低优先事项,往往是迫不得已。绥靖主义者最终还是增加了重整军备的开支。以法国为例,1938-9 年的军备开支增加了三倍,尽管其中大部分用于法德边境的防御性马奇诺防线(Maginot Line)。
英国和法国孤军奋战
事实证明,在侵略国攻击弱国的问题上,国际联盟已证明其能力不足。这一弱点在1931年日本入侵满洲和1935年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时尤为明显。希特勒的侵略也未能引起国联做出任何有意义的反应。至关重要的是,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并在这个时期奉行孤立主义政策。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 年)虽然谴责了国际侵略行为,但美国国会在整个 20 世纪 30 年代通过了一项又一项法案,旨在保持美国的中立,使其远离战争。没有美国的支持,英国和法国认为对抗希特勒风险太大。苏联自 1917 年以来一直是共产主义国家,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怀疑,而且由于其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1878-1953 年)对其军队进行了残酷的清洗,苏联被认为在军事上不够强大,无法为对抗希特勒提供有意义的支持。总之,在面对侵略国家时,国联基本上就是英国和法国。
张伯伦仍然坚持反斯大林的立场。达拉第连任三届总理,他曾是激进的社会主义者,但他担心共产主义在国内外崛起,后来解散了法国共产党。达拉第和张伯伦虽然都是孤军奋战,但他们甚至都互不信任。长期以来,法国政府一直试图让英国承诺派遣陆军师前往欧洲大陆作战,但没有成功。英国并不相信法国会采取完全防御的态度来保护其边界,并且不愿迫使希特勒与法西斯意大利签署共同防御条约。
遥远的小国
希特勒最初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往往被辩解为德国只是夺回了理应属于自己的领土,即《凡尔赛和约》被剥夺的领土,很多人认为这项条约一开始就太过严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萨尔地区从德国分离出去,同样,德国莱茵地区也被强加了非军事化。甚至奥地利也可以说是德国的后院,当然是在文化和语言方面,因此德奥合并(Anschluss)似乎是德国发动战争的薄弱环节。英国媒体和政治家洛锡安(Lothian)勋爵提出了这一论点,他说:“德国人......只是进入了自己的后花园”。(Hite,396)。伪造的全民公决表明民众愿意成为 “大德意志” 的一部分,这让西方人的良心有所宽慰。现实情况是,英法两国人民看不到为保卫一个远离自己日常生活的国家而战的意义。在捷克危机期间,张伯伦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了著名的言论:
我们在这里试戴防毒面具,竟然是因为在一个遥远的国度里,我们一无所知的人们之间发生了争吵,这是多么可怕、奇妙和不可思议的事情。(McDonough, 77)
张伯伦也意识到这种情况是徒劳的,因为英国和法国都无法向捷克斯洛伐克提供任何实际的军事援助。张伯伦在1938年3月的日记中写道:
只要看一下地图,你就会发现,法国或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无法阻止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占领,如果德国想这么做的话。奥地利边境实际上是开放的......俄国离这里只有 100 英里。因此,我们无法帮助捷克斯洛伐克—这只会成为与德国开战的借口。 (Hite, 397).
希特勒不断变化的外交策略
希特勒设法让张伯伦和达拉第相信,他的最新要求将是最后一次,他真正想要的是世界和平。希特勒的公开声明令人困惑。例如,这位德国领导人于 1934 年 1 月与波兰签署了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希特勒还向张伯伦签署了一份承诺书,保证德国和英国永远不会开战。不过,希特勒有个习惯,那就是说一套做一套。仅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希特勒在 1934 年表示他无意将奥地利并入第三帝国,但在 1938 年他就这么做了。
德国的扩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事后看来,对每一次扩张的消极反应都是完全错误的政策。但事实是,每当列强向希特勒让步,他在国内的地位就会得到加强,他也就更有胆量去尝试更加雄心勃勃的冒险。德国未来的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Albert Speer,1905-1981 年)认为,1938 年《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希特勒的追随者们 “现在完全相信他们的领袖是不可战胜的”(169)。绥靖主义最终是建立在希特勒会理智对待并主动停止征服邻国的信念之上的,但当纳粹领导人违背慕尼黑协定,于 1939 年 3 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残余地区时,这一相当天真的想法最终破灭了。
反对绥靖主义
尽管张伯伦和他的前任首相斯坦利.鲍德温(1867-1947 年)以及其他政府要员,如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1881-1959 年),都大力推行绥靖政策,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声音对这一政策表示抗议。英国反对党工党和温斯顿. 丘吉尔(1874-1965 年)等人赞成与苏联结盟,并对希特勒采取强硬立场。丘吉尔还带头呼吁重整军备。此外,安东尼.伊登(1897-1977 年)因绥靖政策于 1938 年辞去了外长职务。
在法国,整个 20 世纪 30 年代出现了多个软弱的政府。事实上,从 1932 年到 1940 年,法国人民经历了 16 届联合政府。有声音要求对希特勒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但这只是少数。在与希特勒的谈判中,法国政府极力让英国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在《慕尼黑协定》签订之前。法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似乎是与英国保持良好关系,以确保英国在未来战争中成为法国的盟友。
反对绥靖主义的呼声不断高涨。1938 年 11 月 9 日至 10 日,德国和奥地利发生了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水晶之夜(“碎玻璃之夜”),许多以前主张绥靖的人开始改变主意。英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0%的民众对这次袭击感到震惊,并希望与纳粹德国断绝外交关系。大学保守派联合会投票赞成结束绥靖政策。前首相劳合.乔治(1863-1945 年)公开表示,绥靖政策 “缺乏勇气”。1939 年 7 月,在英国的一次民意调查中,76% 的选民赞成在希特勒试图占领波兰领土时使用武力。民族情绪在英国已经发生了变化。
绥靖政策失败: 战争爆发
1939 年夏天,国际外交出现了全新的转折。1939 年 8 月签署了《纳粹-苏联条约》,又称《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以苏联和德国外交部长的名字命名。该条约实际上是德国和苏联之间的一系列互不侵犯协议,其中包括将中欧和东欧划分为势力范围的秘密议定书。波兰从中间被划分开来。希特勒现在可以进攻波兰,然后进攻低地国家和法国,而不必同时与苏联在东线作战。与此同时,斯大林获得了控制波罗的海国家、比萨拉比亚(Bessarabia)和芬兰的权利。他还避免了卷入与德国的战争,从而赢得了重整军备的宝贵时间。
8 月,英国和法国向希特勒明确表示,绥靖政策已经结束,他们不会允许德国入侵波兰。在苏联已经退出的情况下,纳粹领导人于 1939 年 9 月 1 日入侵波兰。两天后,英国和法国向德国宣战。二战开始了。
事后看来,绥靖政策是愚蠢的,因为希特勒最终决心占领整个欧洲。然而,正如历史学家泰勒(A. J. P. Taylor)所指出的,“当慕尼黑政策失败时,每个人都宣称他预料到它会失败……事实上,没有人像他后来声称的那样有远见”(232-3)。希特勒本人也许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计划来说明他将如何扩张第三帝国,但绥靖政策无疑为他提供了大好机会,让他可以通过虚张声势、恃强凌弱和灵活的外交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绥靖政策的最终代价是又一场可怕的世界大战,造成的军民伤亡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