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帝国掌控着四个气候带,因此其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古代安第斯地区的居民大多以素食为主,如有可能,会食用骆驼科动物的肉和海产品来补充饮食。印加人构建了庞大的农业体系,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征用农作物和牲畜,并且定期要求各地民众到国有农场劳作。
印加统治给当地居民带来的一个明显的好处是:他们建立了庞大的仓储设施网络,以应对干旱和其它灾难。此外,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要求各地官员要经常将食品作为礼物分发给当地居民。
组织与方法
从微观层面来说,每个家庭单元都生产自用的食物。若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构成一个更广泛的亲属群体或称“阿亚卢”(ayllu),这个群体共同拥有农田。理想情况下,一个“阿亚卢”至少在高海拔地区和气候更温和的低海拔地区同时拥有土地,以便种植多种粮食作物。例如,高海拔地区可以提供良好的牧场,并适合种植马铃薯和玉米,而古柯(coca)只能在较低海拔地区种植。新婚夫妇会从其所属的“阿亚卢”那里获得一块用于种植玉米的土地(约 1.5 英亩),称为“图普”(tupu),以实现自给自足。此外,当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到来后,这对夫妇有权再获得半个“图普”。如果土地所有者去世且没有继承人,那么这块土地将归还给“阿亚卢”,以便未来重新分配。
人们使用诸如锄头、碎土器和脚踏犁(一种名为“查基塔克利亚”的工具,由一根尖头的木杆或青铜杆构成,通过将脚踩在横杆上将其插入土中)等简单工具来耕种土地。锄头的锋刃通常用磨尖的鹅卵石制成。农业是一项集体活动,农民们通常以七到八人为一组进行劳作,干活时常常唱歌,男人们锄地,女人们跟在后面打碎土坷垃并播种。与此同时,孩子们和年轻人负责照看家里的羊驼群。
在印加帝国境内种植的农作物包括玉米、古柯、豆类、谷物、马铃薯、红薯、乌卢科(ulluco)、奥卡(oca)、马什瓦(mashwa)、辣椒、西红柿、花生、腰果、南瓜、黄瓜、藜麦、葫芦、棉花、塔尔维(talwi)、角豆、西番莲、木瓜、番石榴和鳄梨。牲畜主要是羊驼和美洲驼群。这些动物在安第斯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提供了羊毛、肉、皮革、可移动的财富、运输——尤其是军队的运输,而且它们经常在宗教仪式中被用作祭品。一些较大的国有畜群可能拥有数万头牲畜,每年 11 月进行的国家牲畜普查都会对所有畜群进行细致的统计。
印加人是雄心勃勃的农民,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产量,他们通过修筑梯田、开凿运河和铺设灌溉网络来改造地貌,同时,湿地也常常被排干,以使其适合耕种。此外,印加人深知轮作的重要性,同时,他们还会用羊驼粪便、鸟粪或鱼头给土地施肥。即便如此,安第斯山脉恶劣的气候仍会时常带来洪水、干旱和风暴,再加上疾病,这意味着每年的农作物歉收并非罕见之事。在这种情况下,印加人储存食物的才能就派上了用场。
食品储存
粮食(以及其他货物)被储存在仓库(qollqa)中,这种仓库在帝国境内数以万计,通常排列整齐,靠近人口密集区、大型庄园和路边驿站。仓曹使用一种名为奇普(quipu)的由绳索和绳结组成的记录工具,对库存进行仔细的记录。仓库是单间石屋,形状要么是圆形,要么是长方形,建造方式极为统一。为了利用凉风,仓库被设计建造在山坡上,其设计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延长其中存储的易腐烂货物的储存时间。它们有排水沟、碎石地板,地板和屋顶都配有通风设备,以尽可能保持内部凉爽干燥,从而可以将普通货物储存长达两年,将冷冻干燥食品储存长达四年。考古学家已确定,玉米、土豆和藜麦是仓库中最常见的食物。为了笼络人心,统治者经常在农作物歉收时将这些仓库中的玉米和古柯赠送给民众。
农业与宗教
仪式、歌曲和祭祀是印加人农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仪式中,人们会用驼羊和豚鼠献祭,并将奇恰(chicha)酒倒入地里、河流和泉水附近,以赢得诸神和自然的青睐。此外,安第斯山脉的环境有时十分恶劣,这意味着农耕被视为一种战时状态,正如历史学家 T. N. D'Altroy 痛陈的那样,“印加人手里拿着武器,嘴里念着祈祷,来进行农耕”(276)。
印加首都库斯科也有许多圣地。这些圣地的收成被用来祭祀神社,其中一块圣地专门用来举行每年一次的、第一茬玉米的种植仪式。每年 8 月,印加国王都会在这里隆重地用金犁耕耘一年中的第一片土地。神圣的科里坎查神庙内有一座供奉印加太阳神因蒂的神庙,还有一片后花园,甚至“种植”着与实物一样大小的玉米,它们完全由金和银制成,还装饰有由贵金属制成各种动物和昆虫。当印加人征服一片领土后,他们会将土地和牲畜分成三个不等份——一份用于国教,一份用于国王,一份用于当地居民。另外,由于税收通常以劳役(mit'a)的形式兑现,农民会被重新安置到印加统治者的土地上耕作或帮助完成其他国家项目,如修路和大型建筑。农民自有土地上的农业生产基本未受影响,他们还被允许在履行劳役(mit'a)的同时在国有农场旁边耕种小块土地。
印加食品和饮料
印加人每天有两顿主餐,一顿在清晨,另一顿在傍晚,两顿饭都是坐在地板上吃的,他们没有桌子。对于普通人来说,印加人的饮食主要是素食,因为肉类——驼类、鸭子、豚鼠和鹿、鼠兔等野味非常珍贵,只在特殊场合才吃。更常见的是冻干肉(ch'arki),这是旅行时很受欢迎的食物。藜麦粥是主食,沿海地区的人会吃鱼,通常是炖煮。印加渔民使用小芦苇船,希望能捕捞凤尾鱼、沙丁鱼、金枪鱼、鲑鱼、鲈鱼和贝类。可用的野生水果包括酸樱桃、番荔枝、接骨木果、仙人掌果、菠萝和一种香蕉。
印加人的大多数食物是由在石炉或粘土炉子内燃烧木头或羊驼粪来煮熟或烤熟的。玉米或被做成小蛋糕,或被烤熟,而爆米花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享受。土豆是另一种重要的主食,它们可以通过干燥或冷冻干燥的方式储存起来(chuno)。谷物藜麦和卡尼华以及块茎奥卡、马苏亚和玛卡也很重要。谷物的制备方法是用石臼或杵捣碎,通过添加草药和香料(尤其是辣椒)可以增加风味。最受欢迎的饮料是酒精度较低的奇恰酒(chicha),这是一种发酵的啤酒类饮料,妇女们通过咀嚼玉米或其他植物,然后让果肉发酵几天来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