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的概念在東西方的哲學著作中反復出現。 無論是閱讀埃利亞的芝諾悖論(公元前 465 年)還是 Wonyho 的論文( 617-686 年),“一”的概念都不容忽視。
佛陀和耶穌等過去偉大的宗教改革者,也在他們教義中指出“一”的概念; 佛陀正確的行為(避免標籤的概念)通過他的八正道啟蒙,耶穌通過他的登山寶訓,鼓勵首先認識上帝,然後他們生活的所有其他方面,都會落實 .
一的概念
因此,非常有趣的是,無論有多少偉大思想家,就這一概念進行教學和寫作,正如許多哲學流派,拒絕接受它一樣。 日本哲學家道元(1200 年至 1253 年)和被稱為 理學 的思想流派的願景,體現了這種在承認“一”,並強調簡單性的人,與拒絕概念,並強調許多細節,重要性的人之間的區別 -在中國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約 618-907 年,唐朝)。
道元在中國生活和學習五年,是一位佛教和禪宗大師,他的生活和思想樸素,與儒家和文學巨匠韓愈( 768-824 年)形成鮮明對比,後者拒絕佛教作為破壞性影響 . 新儒家思想強調“模式”的重要性,人們必須認識到這種模式才能正確地生活。 道元的觀點鼓勵人們首先認識到萬物的本質一體性,以便清楚地看到宇宙中唯一的“模式”是沒有模式 。
道元的觀點可以概括,他的“一顆明珠”的概念。 道元哲學中的一顆明珠指的是宇宙的整體性。 無需探究宇宙的“奧秘”即可了解它。 人的存在只是為,見證宇宙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因為人就是那顆璀璨的明珠。 萬物皆一,觀察者與被觀察者、參與者與被參與者之間沒有區別 。
身份與變化
道元指出,“一顆明亮的珍珠,能夠在不命名的情況,下表達現實”(Waddell,34)意思是,由於必須指定一個對象才能討論它,所以使用短語“一顆明亮的珍珠”來指代 宇宙和存在的整體,但這並不意味著宇宙和存在,實際上是一顆真正的珍珠。 道元是說,宇宙就像一顆珍珠,是一個整體; 它是一個。 正如他所說,“整個宇宙是一個不斷的過程,追求事物並使它們成為自我,追求自我並創造事物”(Waddell,33),這體現了存在的統一性“不是廣闊的,不是微小的 小,或方形或圓形”(Waddell,33 ),當然,這不是真正的珍珠。 將宇宙視為一顆珍珠將命名並因此限制宇宙的實際情況——而這根本無法做到。 人受主觀存在的局限,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命名生活的各個方面,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標籤就是準確。
道元聲稱,明確地命名某物並用那個名字來稱呼它是沒有用的,並且會導致對那個物體、人或概念實際上是什麼的錯誤理解。 這種情況在道元講述的故事中得到了例證,李敖問月山他的名字,月山回答說:“現在”(Waddell,35 )。 李傲要求澄清另一個人的名字,但月山明白這樣的信息,不能以提問的方式恰當地給出。
李敖問:“你是誰?” 並期待一個回應,讓他了解月山是誰。 當月山回答說他的名字是“現在”時,他的意思是身份就是現在的身份; 它沒有永久的形式,而是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就像包圍著他的宇宙一樣,所以他只能說他只是當下的他,這是最好的答案。
我和另一個
道元的“一顆明珠”與新儒家的格局觀的區別在於,新儒家模式認為人本善,人對世界的反應基於這種內在的善。 一個人必須只承認這種模式,並將這種模式與一個人的行為聯繫起來,才能過上良好的道德生活。 模式的概念——以及對該模式的回應(識別它並根據該識別採取行動)將二元性引入宇宙和人類存在,因為現在有參與者和需要參與的事物。
自然地,按照這種觀點,有一個“我”和一個“他”是有一定關係的。 然而,在道元看來,沒有“我”,也沒有“他”需要考慮; 只有一顆璀璨的明珠既包含了觀察的人,也包含了被觀察的事物。 在道元看來,堅持一個人必須努力去認識和生活的模式,只會模糊一個人對真理的看法,並使一個人真正過上清晰和有目標的生活,變得更加困難。
通過去除人為標籤,一個人將自己從生活中的孤立和“他”的幻覺中解放出來。 道元 注意到將“一”視為包含“所有”的認識,如何將每個個體,吸引到一個集體整體中。 這種認識然後,鼓勵更高的理解和更好的行為,而不是基於個人利益的存在,在這種存在中,一個人將自己的願望和目標,置於他人的願望和目標之上。
Dogen 聲稱,如果一個人真正理解什麼對自己最有利,就會認識到擁抱合一的願景會解放個人,使其成為真正的人,並接觸存在的實際現實,而不是通過維持一個人所創造的人造世界 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體系扭曲了現實。 那麼,“一”就是通往真理和理解的道路,並且與道元的個人生活方式保持一致,是簡單的道路。 一個人只需要承認存在的真相,就可以活出那個真相; 不需要強加任何人為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