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

文章

Emily Mark
翻译,由晚生姓高翻译
发表于 15 April 2016
其他语言版本: 英语, 意大利语
聆听本文
X
打印文章

《長恨歌》是唐朝( 618-907 年)的一首敘事詩,靈感來自唐朝第七位皇帝玄宗(712-756 年在位)和他的妃子楊貴妃之間的愛情。 由詩人白居易( 772-846 年)創作,是他最受歡迎的作品。

白氏806 年發表時,立即成功流行,此後幾個世紀,一直被學生背誦。 這首詩是對玄宗和楊貴妃現實生活的浪漫化版本,但時間又回到了漢朝(公元前 202 年 - 公元 220 年)。 白居易以其高度浪漫的詩歌而聞名,這些詩歌使用生動,但又非常簡單的意象,因為他希望每個人都能享受他的作品,而不必費力去尋找它的意義。

白居易創作了 2,800 多首詩,題材廣泛,廣為流傳,在日本也廣為流傳。 不過,《長恨歌》成為他最受歡迎的,因為主題是深沉的浪漫愛情、失落,以及超越死亡的永恆愛情形象。

Lady Yang
楊貴妃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Copyright)

歷史上的故事

玄宗因其早期政策,而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君主之一。 他以他的兩位前任太宗( 626-649 年在位)和武則天皇后(690-704 年在位)為榜樣改革法律,精簡官僚機構,為人民提供服務。 玄宗在位初期,中國實現了空前的富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

然而,大約在 734 年,玄宗厭倦了自己的責任,開始更多地依賴妻子來做決定。 她建議他任命李林甫為宰相。 當他的妻子去世時,玄宗越來越遠離公務,越來越多地將政府的運作託付給李林甫。 他將3000多名美麗的年輕女子帶到宮殿裡招待他,並違背她們的意願留在那裡。

儘管所有這些女人都在他的控制之下,玄宗仍然不高興,直到 741 年,他愛上了他兒子的年輕妻子,一個名叫楊貴妃的女人。 玄宗讓楊貴妃和其他女人一起進宮,但只和她呆在一起。 她離開她的丈夫,成為了皇帝的妃子。 為了這件風流韻事,他玩忽了皇帝的職責,楊貴妃有什麼要求,他都一一答應。 她從他同意的小請求開始,逐漸變成更大的要求,直到她讓他提拔她的家庭成員到重要職位,即使這些人不能勝任工作。

由於楊氏家族成員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玄宗所取得的所有重要改革和進步都開始瓦解。 與此同時,在軍隊中使用外籍人士的政策(源於玄宗的軍事改革)導致其中一些人,晉升到非常高的指揮職位。 李林甫利用這種情況讓忠於他的人指揮軍隊,同時他接受楊氏家族的賄賂,任命他們擔任舒適的官僚職位。 國家昔日的繁榮開始衰落,因為當權者花在享樂上的時間多於履行職責。

Emperor Xuanzong
唐玄宗
Zhuwq (Public Domain)

一位混血突厥將軍安祿山,是楊貴妃的朋友,他認為楊氏的暴行,是玄宗不再適合統治的標誌。 安祿山指揮著中國軍隊中最好的部隊,他覺得自己有責任採取行動,帶領這些人恢復正常的政府; 所以他在 755 年發動反對統治者的叛亂。 他推翻了玄宗,稱帝。 他受到唐軍的挑戰,叛亂粉碎,但他已經開始無法阻止的事情。 國在 755 年至 763 年之間四分五裂,將近 3600 萬人死亡。

755 年,玄宗帶著楊貴妃及家人逃離京城。 隨行人員指責楊某,並在途中殺害了她的家人。 軍隊指揮要求殺死楊貴妃。 玄宗不肯,眾將不退,只得照辦。 他承認自己被引誘而逃避職責,同意勒死楊貴妃。

玄宗不想再統治了,對楊貴妃的死感到痛心。 他讓位給兒子肅宗( 756-762 年在位),並退出了公共生活。 肅宗率領唐軍出戰,怎麼也打不過安祿山。 762 年,肅宗和玄宗相繼在兩週內病逝,代宗( 762-779 年在位)繼位,最終恢復秩序。

詩中的故事

詩中,漢朝皇帝愛上了一個不諳世事的美麗少女。 詩中稱她“養於內室,無人知曉”。 她美得“一回頭一笑就深施咒/六宮美人煙消雲散”。 皇上選她為妃,被她迷得忘乎所以。 這首詩說:“皇帝從那刻開始忽略天下”。

這兩個戀人享受在一起的每一分鐘,直到戰爭爆發,皇帝有望率軍作戰。 他不能丟下她一個人,帶她一起去打仗。 眾人見皇上心神不定,若不回心轉意,必敗亡。 他們要求處死夫人,皇上只好答應。 她死後,皇帝重拾重心,率領軍隊取得勝利。 他回到了他的宮殿,在那裡他回想起,與愛人的所有快樂時光,並想念她。

Lady Yang Guifei
楊貴妃
T Chu (CC BY)

皇上派道士聯繫冥界,好和他的愛人再次說話。 這首詩描述了道士四處找她,並最終在她死後,沉睡在一個神奇島嶼上的地方,將她喚醒。 不過,她已經繼續前進,不再與塵世的慾望有任何關係。 這首詩說“當她轉臉向大地回頭看時”,她是如何看到“煙塵雲”的。

她感謝到來皇上使者,請他轉達口信。 然後折斷了她的金釵,把連同她的漆盒一塊送給他。 女士靈魂要求使者,將禮物送給皇帝,並告訴她仍然愛他,“我們的靈魂屬於一體,就像這些珍貴的碎片”以及“總有一天,我們會在人間或天堂重逢” .

她參考了牛郎和織女這對愛情的神話,他們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在夜空中相遇(以織女星為代表,即織女 , 和牛郎星, 牛郎星, 它們位於銀河系的兩側, 除了每年一次 - 在七月的第七夜)。 這首詩的結尾是“天地消逝,歲月盡頭。但長恨歌永存。”

這首詩的意義

唐代最著名的兩位詩人是李白( 701-762 年)和杜甫( 712-770 年),他們都以生動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描繪日景而受到讚譽。 玄宗是一位道教徒,他將道教定為國教,但儒家的禮儀原則,仍然支配著人們的行為和態度,藝術應該反映儒家的原則,這些詩人就是這樣做。

詩歌期望表達現實,即使現實被加強或細節不完全真實。 例如,李白寫了一首詩,敘述者稱讚“一飲而盡三百杯”,並說“我只想永遠醉酒,永不清醒”,這些詩句並沒有體現儒家思想。 不過,李白還是受到了表揚,因為這首詩準確地反映了某人在聚會上喝酒的態度。

《長恨歌》觸及了人們總是會聯想到的主題,例如愛、犧牲、死亡,以及人們有一天會與失去的人團聚的希望。

白居易的詩歌受到批評,因為它經常被認為是不恰當的,沒有反映現實或儒家價值觀。 他的作品被認為是低級作品,因為它在內容和意像上比李白或杜甫等詩人更容易理解。

《長恨歌》尤其受到儒家學者的批評,因為它歪曲了人們對楊貴妃的真實遭遇,以及她的死因的印象。 文學評論家譴責這首詩的淫蕩,和浪漫主義,並聲稱為大眾寫作降低了他的藝術標準。

然而,群眾喜歡這首詩,發表後流行。 白的作品不在乎學者或評論家的判斷; 他們只是回應了詩句的美麗和悲慘的愛情故事。 它將楊貴妃從她在歷史上作為,推翻唐朝的女人,提升為國家更大利益,而犧牲自己。 這首詩的結尾,當這位女士與來自來世的使者交談時,為那些失去所愛之人的人,提供了安慰,使這首作品非常吸引。

這首詩還將楊貴妃提升到神話般的高度,成為中國四大美女。 四大美人,她們行為極大地影響了國家的命運。 他們是春秋時期的西施; 漢王昭君; 貂蟬,《三國演義》中的虛構人物; 還有楊貴妃。 一些名單包括第五美人玉妃(也稱為玉夫人),她是項羽的妃子,在公元前 202 年的垓下之戰中為情人犧牲,而其他名單,則將貂蟬替換為玉妃。

美麗女子為拯救情人而死,或毀掉一個有前途的男人(或者,通常,兩者兼而有之)的主題,在中國古代非常流行,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 白居易版本的楊貴妃之死,和玄宗的悲痛,可能激發了許多人寫類似的故事,但最著名的借鑒作品是紫崎貴妃的《源氏物語》,這是日本文學的經典作品,出版於1008 年,至今仍廣為流傳 。 這並不奇怪,因為《長恨歌》觸及了人們將永遠相關的主題,例如愛、犧牲、死亡,以及有一天與失去的人團聚的希望。

完整的詩

以下是白居易的全詩,由 DW Draffin 改編:

長恨歌:( 譯者註:原文引述)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裡。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鏇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裡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乾,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删除广告
广告

关于译者

晚生姓高
高先生目前擔任加州就業部的首席翻譯,是聯合國美國協會的前董事會成員,也是英文雜誌《美華論壇》的現任董事會成員和前副主編

关于作者

Emily Mark
Emily Mark studied history and philosophy at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 and English at SUNY New Paltz, NY. She has published historical essays and poetry. Her travel writing debuts in Timeless Travels Magazine. She graduated from SUNY Delhi in 2018.

引用本作品

APA 风格

Mark, E. (2016, April 15). 長恨歌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 (. 晚生姓高, 翻译).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取自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2-888/

芝加哥风格

Mark, Emily. "長恨歌." 翻译 晚生姓高.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最后修改 April 15, 2016.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2-888/.

MLA 风格

Mark, Emily. "長恨歌." 翻译 晚生姓高.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15 Apr 2016. 网络. 20 Jan 2025.